百千万工程 | 法韵乡谣实践队:聚焦司法调研,共探普法新章

发布时间:2025-08-18 19:3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洪晓璇   阅读 3.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一、校地携手,开启调研新篇   

 77日,佛山大学法学院法韵乡谣实践队走进梅州五华县司法局,围绕“乡村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普法”开展“法治护航成长”专题调研,旨在探索基层法治教育创新模式,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探索乡村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普法新路径。

五华县司法局甘局长对团队表示欢迎,指出大学生参与基层调研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契机,期待双方共同探索未成年人保护与资助政策融合的创新模式

 队员们随即向司法局工作人员发放线上问卷,共回收32份有效问卷,为后续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

二、深度对话明思路普法实践经验谈

五华县司法局普法工作者重点介绍了当地未成年人普法工作的创新实践。该局深刻认识到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构建"六位一体"保护网络,创新建立协调小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法治副校长制度,持续开展"百名律师进校园"等品牌活动,形成了全方位的普法工作格局。

甘局长表示,构建系统化、专业化、精准化的未成年人普法体系,是提升普法实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关键,并期待与各界共同完善这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

三、案例赋能促思考:基层普法的温度与实效

在互动交流中,一线普法工作者讲述了颇具代表性的实践案例:

"爱心妈妈"志愿者与留守女童结对帮扶,将法律疏导与生活关怀结合,彰显法治温度;

未成年人小智涉电信诈骗被附条件不起诉,经个性化帮教后成为普法宣传员,以自身经历警示青少年远离犯罪,实现教育转化双重成效。一线普法工作者的分享让实践队深受启发:对未成年群体普法要以情感关怀为基础,将法律帮扶与生活支持、心理疏导结合,探索"法律+帮扶"可持续模式,发挥社会组织协同作用。同时,未成年人普法需注重实效,以案例警示违法行为;司法帮教与普法结合具有长效价值,实现"教育-挽救-转化"闭环,这些案例都为实践队设计乡村普法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校地联动聚合力共绘法治新蓝图

调研中,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对实践队后续工作提出建议,强调需不断明确乡村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普法的重要性,针对机关单位与社会群体分类设计调研方案,确保数据有效性。司法局工作人员还为实践队提供了不同样式的未成年人普法宣传册,同时表示,司法局将全力支持实践队在农村地区开展普法活动,为摆摊宣传、入户调研等工作提供协作保障。 校地协同助力当地未成年人普法,探索更多切实可行的举措,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

五、结语

接下来,佛山大学法学院法韵乡谣实践队将以本次调研为基础,系统梳理五华县未成年人普法的经验与挑战,结合“百千万工程”部署,持续深入乡村开展普法实践,推动高校智力资源与基层法治建设深度融合,为未成年人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之力在“百千万工程”的壮阔图景中,为未成年人保护的蓝图增添色彩。

实践队队员与司法局工作人员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洪晓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