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爱驻宜都”志愿服务队走进宜都市红花套镇爱心托管班,为孩子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公共卫生安全教育课。志愿者们以趣味教学为载体,用实践互动作桥梁,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为孩子们筑牢健康防线,让文明守礼的种子在童心深处扎根。
“小手上搓搓,手心对手背,手指交叉搓……”课程伊始,一段活泼的洗手操视频在教室播放,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跟着节奏摆动双手,稚嫩的动作与欢快的音乐相映成趣,瞬间点燃课堂气氛。这种沉浸式开场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正确洗手方法,更拉近了师生距离,为后续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在公共卫生守则讨论环节,志愿者引导孩子们列举日常行为规范,结合真实案例剖析随地吐痰的危害:“痰液里的病菌会随着空气传播,让周围人容易生病,还会让街道变得不整洁哦。”当问到“重感冒时路上突感有痰,四下无人该如何处理”时,孩子们踊跃发言,在思辨中强化了文明意识。
▲图为志愿者与学生共同讨论公共卫生守则
吸烟危害讲解环节中,志愿者展示的老烟民与普通人的肺部对比图片引发孩子们惊呼。通过生动讲解一手烟、二手烟对呼吸系统的损害,志愿者让孩子们明白吸烟不仅伤害自己,更会危害他人健康。随后的角色扮演活动里,“小劝说者”们认真学习拒绝吸烟邀请、说明危害、引导至吸烟区等技巧,在互动中深化了对控烟理念的理解。
谈及环境守护,志愿者以九寨沟为例,用图片展示垃圾对自然景观的破坏:“随意丢弃的垃圾会污染水源,塑料瓶被点燃可能引发火灾,腐烂的垃圾还会滋生细菌。”在垃圾分类教学中,志愿者系统讲解四类垃圾标准,将鱼骨头对应厨余垃圾、电池对应有害垃圾、厕纸对应其他垃圾等实例娓娓道来。场景演练环节,孩子们争相举手,准确将各类垃圾投入对应分类箱,课堂变成生动的实践课堂。
课程尾声,志愿者与孩子们共同总结收获:明确了随地吐痰、吸烟、乱扔垃圾的危害及应对方法,更懂得公共卫生需要共同守护。此次志愿课堂不仅丰富了托管班教学内容,更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公共卫生知识入脑入心。看着孩子们认真整理垃圾的身影,志愿者们相信,这些播撒在童心中的文明种子,终将成长为守护公共环境的茂密森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