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行青帆,筑梦田间——浙江工业大学青扬帆·筑乡行实践团青年学子赴杭州外桐坞村调研乡村建设现状

发布时间:2025-08-18 18:1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何方雨润   阅读 2.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8日讯(通讯员 何方雨润)为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资源活化与社区营造路径,近日,“青扬帆・筑乡行”实践团赴杭州西湖区转塘街道外桐坞村调研。团队通过实地踏勘、深度访谈、艺术体验,梳理该村公共文化服务、艺术产业植入及文旅融合实践,提炼乡村振兴的典型经验与创新模式。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实地考察外桐坞村

杭州西湖区转塘街道外桐坞村,三面环山、四季常青。这个曾以茶叶种植为主的传统村落,如今凭借文化赋能实现华丽转身 ——“青扬帆・筑乡行” 实践团实地探访了该村破解 “空心化”、推进乡村振兴的全过程。​

据了解,受城市化进程影响,外桐坞村曾面临青壮年外流、人口老龄化、房屋闲置等发展难题,单一农业经济亦难以支撑村民可持续生活需求。面对瓶颈,该村紧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依托山水与人文资源,走出一条以文化激活为核心的振兴路径。​

▲图为团队成员了解画外桐坞发展史

村民介绍,村庄的文化振兴并非停留在 “建民宿、办演出” 的表面,而是要让艺术走进日常、融入生活,重建人与土地、人与文化的深层连接。

▲图为与村民(左2)的深入访谈

访谈乡村特色咖啡馆主理人

在外桐坞村工作室集群的参访环节,“青扬帆・筑乡行” 实践团还与该村一家特色咖啡馆的主理人展开对话。实践团成员注意到,这家咖啡馆的内部空间陈列着周边工作室创作的陶艺、木作等作品,实现艺术与生活场景的自然融合。

▲图为团队成员与咖啡店主理人进行对话

主理人在采访中表示,咖啡馆如今已成为创意交流的重要节点,这里每天都在上演创意对话,每一个角落都在生长新的可能。

对话非遗传承人

在外桐坞村的调研过程中,“青扬帆・筑乡行” 实践团将重点放在非遗文化领域,通过深度访谈与沉浸式体验,多维度探寻传统技艺在传统与现代碰撞中的新生路径。

▲图为团队成员与非遗传承人了解金银丝工艺

走进村中非遗工坊,实践团首站来到金银丝工艺工作室。 技艺传承人一边向团队展示精细的金银丝作品,一边道出技艺传承的现状。他表示,传承的核心难题在于 “断代”,必须让金银丝工艺从展柜里走出来,真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离开金银丝工艺工作室,“青扬帆・筑乡行” 实践团随即走访外桐坞村茶文化体验空间。为激活百年茶文化,外桐坞村游客可参与采茶、制茶、品茶全流程,还能在茶室体验书法与香道交融。 实践团成员表示,此次体验让他们对传统民俗现代活化有了更直观认知。

总结

本次 “青扬帆・筑乡行” 实践团的外桐坞村调研之行,不仅让团队成员深度掌握 “非遗 + 艺术” 模式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价值,更在精神层面带来深刻启发。乡村需要青年,青年也需要乡村。 这场社会实践既是一次面向乡土、扎根现实的深度学习,更是一段承载理想、践行责任的青春锤炼。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何方雨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