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旧址、绘红墙、伴童心——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绘忆传薪“实践团赴如皋市赵元村开展墙绘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8 17:0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若楠   阅读 7.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8日讯(通讯员 张若楠)7月7日至13日,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绘忆传薪”实践团赴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赵元村及永平社区,以墙绘实践为纽带,将专业技能与红色文化传承、乡村振兴需求相融合,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

▲图为团队成员走访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

“要让红色故事成为乡村的‘活教材’。”实践团首站走进如皋市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拍摄记录南通地方党组织发展历程;在赵元村千年古银杏树下,成员们用专业设备拍摄素材,为墙绘创作积累灵感。

▲图为团队成员提前走进赵元村特色景点进行了解和记录

墙绘创作中,团队结合乡村建筑风貌与儿童视角,选定古银杏树旁文化墙为载体。35℃高温下,成员们搭脚手架、调底色、勾轮廓,村里小朋友也在指导下参与填色,最终完成的3米长、8米高墙绘,既重现南通红色历史场景,又嵌入孩子们手绘的“乡村新图景”,成了村里的“红色打卡地”。

▲图为小朋友助力团队成员共同进行乡村墙绘的创作

▲图为团队成员协助小朋友们用卡纸彩笔围绕红色主题及家乡发展进行手工创作

▲图为团队成员协助小朋友们用粘土围绕红色主题及家乡发展进行手工创作

此外,实践团在永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红韵课堂”:播放自制《南通红色记忆》动画短片,讲述革命故事,指导孩子们用剪纸、折纸等非遗技艺制作“红色手作”,四年级学生小宇折出“红军帽”向志愿者展示时,引得同伴们纷纷围拢,课堂里满是欢声笑语。

▲图为团队成员与乡村墙绘作品合影留念

实践中,团队发挥专业优势:用平面设计与水粉技术为墙绘建立数字档案,结合材料工程知识优化颜料配方以提升耐久度。赵元村书记寄语:“你们用画笔扮靓乡村,用真情陪伴孩子,让青春力量落在了实处。”

从红色旧址的历史溯源到文化墙的创意焕新,再到童心课堂的薪火相传,“绘忆传薪”实践团以专业实践为笔,在如皋乡村的土地上,绘就了红色传承与青春担当的鲜活图景。

撰文 | 张若楠

图片 | 虞嘉怡  张若楠

审核 | 韩小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若楠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5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