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洛江杏川村,群山环绕,溪流穿村,兼具闽南灵秀与深厚红色记忆。作为革命前沿,先辈们英勇斗争,故事可歌可泣,抗战纪念碑见证历史。
振兴新貌: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杏川村焕发新生:特色产业兴、环境美、文化活。红色底蕴与时代活力交织,稳步走在振兴路上。
青春实践:引领青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服务乡村的实践中贡献力量。7月5-10日,泉州信息工程学院乌克兰艺术学院“杏火传薪”实践团队赴杏川村开展“三下乡”活动。成员们深入乡土,用实际行动服务基层,探寻振兴路径,为发展添力。
01 红色传承 铸魂育人
杏川红色热土,抗战纪念碑铭刻峥嵘岁月。实践团驻足,老党员颤抖而坚定地重温誓词、轻抚丰碑,饱经风霜的面庞写满对革命理想的无尽追思。
老党员们虽已年迈,讲述起当年的故事时,眼神却格外明亮。在老党员的带领下,实践队成员们握拳重温入党誓词,站在爱国主义教育园,誓言回荡,队员们顿悟:党史不是年表,而是滚烫的钢枪、雨夜里的马灯;每一次重温,都是认领来路,也是认领肩头未卸的担子。
在杏川村的微党课上,党员们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动情讲述亲历或听闻的红色故事。成员们凝神聆听、速记要点,目光愈亮。就在这短短交流里,红色基因已悄悄扎根血脉,化作投身杏川村振兴、奔赴更广阔田野的澎湃动力。
02 兰香满园 产业兴村
蝴蝶兰是杏川村的“致富钥匙”。实践队下地实操:松树皮 4 份、椰糠 3 份、泥炭 2 份,pH 试纸稳稳卡在 5.8。随后,实践队架起手机,开启直播助农,把“田间”变“云端”。
实践队钻进大棚沉浸式调研:向种植户请教土壤配比、温湿度调控、病虫害防治、花期管理、市场拓展,每步都拍照、记表、存数据,只为把产业关键带回课堂,也让直播间的观众买得明白、种得安心。
深入田间地头,队员们与种植户并肩劳作,汗水湿透衣衫,却没人喊累。他们用沾满泥土的双手,呵护着每一株幼苗,汗水浸湿了衣衫,但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队员们深知,这些娇艳的花朵背后,承载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助力产业发展,正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03 漆彩传承 文化润村
杏川村儿童之家内,一场热闹的漆扇教学活动正在进行。桌上摆满了五彩斑斓的颜料、精致的扇骨和画笔,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眼中充满了期待。这是实践队为传承非遗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而开展的活动。
实践队成员们化身为耐心引路人,从握笔到勾勒,从上色到晕染,手把手传授,毫无保留。孩子们则尽情释放想象力,将蝴蝶兰的绰约风姿、红色故事的激昂情怀,巧妙融入漆扇创作,一把把独一无二的扇子,满溢童真与乡韵。
作品展上,孩子们高举作品,脸上洋溢自豪,这是对家乡文化纯真的致敬。实践队员目睹其眼中光芒,更坚定了传承决心,旨在让非遗文化在乡村生根发芽,化为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撑。
04 守护青山 筑牢防线
实践团为杏川村振兴注入双重动力:一方面,守护生态底色——溪畔植树筑屏障、普及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倡导节水节电;另一方面,筑牢安全防线——深入村巷讲解诈骗套路与案例,提升村民防范意识,让反诈知识入脑入心,并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居民对乡村振兴的理解、参与意愿与民生诉求,为后续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
结语
乡村振兴是时代潮流,青年施展抱负的广阔舞台。“杏火传薪”实践团在杏川村的奋斗,是这一伟大事业的缩影。蓝图需众人绘就,青年是最富活力的力量。广袤华夏,无数青年怀揣热忱投身乡村,在田野逐梦、山水间奉献,以坚毅智慧跨越阻碍,用青春汗水滋养沃土。未来,更多青年必将前赴后继,在希望田野续写壮丽篇章,绘就宏伟蓝图,让古老乡村焕发新生、走向繁荣。让我们携手共进,奋勇前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任国旺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