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至10日,南京大学“游境启情”调研团重庆分队怀揣着青春热忱走进重庆市鎏嘉码头景区。队员们以脚步为笔、以问卷为墨,在实地观察中捕捉文旅脉动,在半结构化访谈里倾听Z世代心声,调研团成员将所学所长融入社会发展实践,以扎根大地的调研热情服务国家文旅发展,展现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成员们不仅用严谨细致的实践调研解码Z世代游客情绪价值与文旅消费新趋势,更以青年人的视角深入探寻这座滨江景区在城市夜经济中的独特魅力。
▲图为团队成员在鎏嘉码头合影
重庆鎏嘉码头,位于江北区北滨一路黄花园大桥下。其前身为明清“莺花渡”,曾是嘉陵江北岸水路枢纽,后演变为刘家台,亦是重庆火锅文化发源地之一。景区以滨江景观串联起古今交融的多元空间,核心景点有火锅天下宴博物馆、海洋水族馆等。先后获评国家4A级景区、“成渝潮流新地标”,客流兴旺,夜间消费活跃。这里既是重庆火锅文化的寻根地,更以“古今同框”的滨江风情,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中极具辨识度的文旅新坐标。
▲图为鎏嘉码头夜景
当夜幕降临,调研团观察到鎏嘉码头的文创、餐饮、手工艺品等摊位依次亮起灯火,游客们穿梭其中,品尝着各地的特色美食,挑选着心仪的潮玩好物,沉浸式感受着夜市的热闹与繁华。沿滨江步道而下,即可近距离欣赏洪崖洞和千厮门大桥的绚丽夜景。多年来,这里形成了以光影为主题,涵盖文旅、娱乐、餐饮、购物、住宿等多元化消费场景,打造出以青年消费群体为主的滨江夜经济生态,极大推动了重庆夜经济的繁荣发展。
▲图为鎏嘉码头景区导览图
调研团在实践中发现,“打卡照”已悄然成为该景区的一大特色。众多摄影师会提前在滨江步道旁架设起专业拍照设备,独特的取景角度、恰到好处的光影调控,再配以烟花、花束、酒瓶、复古提灯等精美道具,充分满足了当代游客的“出片”需求。三位来自广东的受访者在排队拍摄打卡照时表示:“早就被网上的照片种草了,现在终于亲自来到这里,必须得拍张照发朋友圈,让朋友们也看看重庆的夜晚有多迷人。”对游客而言,打卡照不仅是个人记忆的载体,更是对重庆夜经济文化的主动参与和传播,这些影像通过社交平台传播,成为重庆夜经济活力的生动注脚。
▲图为摄影师指导游客拍照动作
不论是夜市摊位的烟火升腾,还是滨江夜景的光影交织,每一处都在诉说着城市夜经济的旺盛生命力。作为重庆夜经济的生动缩影,鎏嘉码头以“夜”为媒,用现代活力激活历史文化基因,并将其转化为消费动能,构建起一个集体验、社交、传播于一体的夜经济生态环境。经过对景区认真调研与观察,“游境启情”调研团队认为鎏家码头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城市夜经济的业态创新提供了“鎏嘉方案”,更印证了夜经济作为拉动城市消费升级引擎的可行性。
▲图为摄影师准备的烟花、花束、酒瓶、复古提灯等拍照道具
鎏嘉码头的灯火,不仅点亮了城市的夜空,更照亮了青年与时代共振的路径。当大学生用脚步丈量街巷,用调研触摸经济脉动,这场社会实践便成了连接校园与社会的桥梁——朝气蓬勃的青年大学生们在夜市的烟火里读懂旅游消费的新密码,在码头的喧嚣中窥见夜经济的无限可能。在这里,夜经济不再是白日繁华的余韵,而是激活大众消费潜能的新蓝海,是推动经济结构升级的隐形杠杆,旅游与夜经济的深度融合,正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更在宏观经济的版图上,成为照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璀璨星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