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三秦地区乡村法治调研队在队长闫叶亦蔷的带领下走进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张家塬镇新文村。这支主要由法学专业学生组成的团队,带着"农村法律明白人制度实证研究"创新训练项目的前期成果,开展了为期数日的暑期实践调研,用专业视角观察基层法治建设的实践图景。
为了让调研更加便捷,团队成员提前与千阳县司法局取得联系。司法局宣传科工作人员不仅协助确定了访谈对象,还提供了当地"法律明白人"制度实施的基础资料,让团队得以快速进入调研状态。
在新文村的田间地头和村委会办公室里,团队成员分成三组展开工作。他们重点访谈了村里的“法律明白人”蒲让科先生,详细记录了他的日常工作:从调解邻里宅基地纠纷,到帮村民解读土地流转合同,再到协助司法局开展反诈骗宣传。“蒲让科先生每周至少有3天在村里走家串户,去年他经手调解的矛盾有27起,成功率超过八成。”团队成员在访谈记录中这样写道。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合影
针对不同群体的访谈让调研内容更立体。与司法局工作人员交流时,团队重点询问了制度落实的具体情况:目前全县203名“法律明白人”的年龄结构、培训频率,以及基层反映的“部分老人对法律条文理解困难”等实际问题。而和村民聊天时,大家更关注“遇到麻烦时会不会第一时间找法律明白人”以及“平时能从他们那里学到哪些实用知识”这类具体感受。
调研中,成员们既梳理了蒲让科这类骨干分子总结的"先讲情理、再谈法理"调解技巧等可推广经验,也记录下"部分法律明白人缺乏系统培训""偏远村落宣传覆盖不足"等现实难题。团队计划将这些一手素材整理分析后,形成包含具体案例和改进建议的调研报告。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村委会工作人员谈话
“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实在,比如如何让法律术语更接地气,这也是我们一直在琢磨的事。”千阳县司法局负责人在交流中提到,学生们带来的专业视角,让当地对"法律明白人"制度的优化有了新启发。团队成员则表示,这次实践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乡村法治建设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每一次纠纷调解、每一份合同解读里,未来会继续跟踪当地法治需求,让专业学习更贴近基层实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嘉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