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2日讯(通讯员 黄子峰、李一洁)为深入探寻潮剧文化植根的土壤及其背后的潮汕人文精神,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幻幕工坊”实践团近日在汕头市展开实地调研,先后走进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和汕头市侨批文物馆,通过聆听民间声音与触摸历史记忆,深化对潮汕文化的理解。
街巷寻韵:聆听百姓心中的潮剧
实践团首站来到充满生活气息的汕头小公园街区。队员们将镜头和话筒对准街头巷尾的普通市民,重点采访了一位经营传统碗店的老板。围绕潮剧这一核心话题,队员们进行了亲切交流。碗店老板热情地分享了他与潮剧的深厚情感联结,讲述了童年时期街坊邻里围听潮剧的温馨场景,以及潮乐旋律如何伴随日常生活,成为联结乡情的重要纽带。“那是忘不了的乡音。” 老板感慨道。这次接地气的访谈,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了潮剧在民间旺盛的生命力与深厚的群众基础。
传统碗店的老板接受采访(图:吴程煜)
馆藏探源:侨批中的潮汕文脉
为进一步追溯潮剧文化背后的历史人文背景,实践团随后前往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汕头市侨批文物馆进行参观调研。在馆内,队员们系统了解了“侨批”(海外华侨寄回家乡的信件和汇款凭证)这一世界记忆遗产的丰富内涵。通过珍贵的文物、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展览,队员们深入认识了潮汕人勇于开拓、心系家国的“红头船精神”,以及侨批所承载的深厚家国情怀与诚信品格。侨批中蕴含的丰富潮汕民俗信息和文化印记,为队员们理解潮剧艺术所根植的地域文化土壤提供了关键的历史视角。
实践团队员们参观侨批文物馆(图:陈嘉锐)
此次调研行程,实践团从鲜活的市井访谈走向厚重的历史珍藏,通过小公园的“人间烟火”与侨批文物馆的“历史回响”两个维度,不仅加深了对潮剧文化当代价值的认识,更立体地感知了滋养潮剧的潮汕文化精神内核,为后续的潮剧文化研究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子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