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2日讯(通讯员 庄权煜 李子涵)2025年7月31日下午,汕尾市海丰县可塘彩宝交易市场,广东财经大学“珠履星河”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以“文化赋能可塘珠宝及多元特色”为核心,丈量产业脉络、挖掘乡镇潜力,为可塘珠宝产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领队侯老师及彩宝交易市场负责人院总合照。通讯员 陈佳馨 摄)
展馆溯源:捕捉工艺传承微光
实践团首站踏入彩宝展览馆,在可塘镇政府陈书记引领下,镜头对准珍贵展品。从古老珠宝工艺细节,到产业历史沿革,成员们快速记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些展品藏着可塘珠宝的根与魂,是我们后续创意设计的重要灵感源。”团队成员轻声交流着,为后续文化赋能留存灵感,让传统与现代传播的融合有了最初积淀。
(图为团队成员与领队侯老师参观可塘彩宝展览馆。通讯员 冯思捷 摄)
档口深谈:朱砂市场商户探索
在交易市场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和市场新商户开展了访谈。新商户林总此次入驻是为开拓朱砂市场。林总的朱砂产品色彩源于原材料本身,从贵州采购朱砂粉,依托老家成熟的设计、加工团队实现全产业链经营。虽工厂有四五千个品种,但受限于店内空间,展示品类有限。经营上以批发为主,供货给直播商家和实体店,量大可从河南工厂直发,半年已积累固定客户。同时林总还谈到朱砂市场的价格由含量决定,未出现明显价格战,竞争较水晶等品类更稳定。通过交易市场调研,团队成员对朱砂的市场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为团队提供了从珠宝文化中汲取设计思路的文创理念。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林总。通讯员 余岱禧 摄)
店铺探访:电商“文化破圈”实践
随后,团队来到电商商户刘锦超(下称“刘总”)的店铺。这位深耕可塘珠宝市场20年的商户,亲历了产业从“散户家庭作坊”到“集群化市场”的蜕变,在疫情冲击下,更是靠提前布局电商直播,为线下批发撕开了破局缺口。不同于传统档口,刘总的店内除了展示架上摆着近年热销的珠宝款式之外,还专门设置了一间直播间便于珠宝的线上销售。谈及直播时是否会引入AI这一问题时,刘总表示目前还没有引入AI这一工具,因为产品的销售模式与框架还未完全搭建成功,不过未来肯定要引入AI,毕竟效率能提升不少。经过与刘总共同探索珠宝电商的破圈方式,团队成员们对电商近年来的发展以及未来的规划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此同时,此次采访也为成员们后续设计文创产品提供了更多想法。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刘总。通讯员 邝子维 摄)
镇史回眸:筑牢产业蜕变根基
行程末尾,团队走进可塘镇党群服务中心圩镇客厅。老照片里,可塘珠宝从作坊烟火到产业集群的蜕变呈现。走访圩镇客厅,成员们深深体会到可塘镇的历史发展及产业特色文化,触摸到产业发展根基,深知文化赋能是历史延续、产业进阶的关键。
(图为团队成员与领队侯老师及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参观圩镇客厅。通讯员 冯思捷 摄)
从展览馆溯源,到市场商户调研可塘珠宝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再到圩镇客厅触摸脉络,“珠履星河”实践团以调研为笔、传播为墨、创意为彩,勾勒可塘珠宝升级蓝图。他们走访调研,为后续文创设计注入乡镇特色,拍摄宣传视频,向大众讲活珠宝故事。正如刘总所言,大学生带来的不仅是创意,更是产业破圈新可能。这场青春与乡镇的碰撞,推动可塘珠宝从“工艺制造”向“文化智造”迈进,更多乡镇特色活化的精彩,待年轻力量续写!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庄权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