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学子进社区开展科普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2 21: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徐一诺   阅读 7.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丰富社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点燃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7月3日下午,在莫愁湖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的大力支持下,河海大学“启明星”江苏南京科普队的志愿者们前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玉塘东街的茶亭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精心组织了一场主题为“光影护航,青春自护”的科普宣讲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化身“科学故事大王”,用妙趣横生的“宇宙的奥秘”的故事,将小朋友们带入浩瀚的星空世界。从神秘的大爆炸理论到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再到科学家们的探索历程与宇宙的未来命运,深入浅出的讲解配合生动的案例和实物演示,引导孩子们积极观察、主动思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吸收天文知识。

一位小朋友在听到“月球”二字后,眼睛中瞬间充满了光,高高举起了手,问道:“嫦娥在月球上生活得怎么样啊?”现场爆发出一阵笑声,也一时“难倒”了志愿者们。之后,志愿者用生动形象而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这个问题,并夸赞了小朋友的好奇心。这位小朋友也露出了喜悦的笑容。现场响起了掌声。

图为科普志愿者回答社区学生的疑问。李志胜供图   紧接着,活动进入了更富实践性的环节——“光的全反射”科学小实验。这个实验通过一段小动画引入:明明如此清澈的水中竟还藏着我们“看不到”的东西。这引起了小朋友们的惊讶与好奇。志愿者们帮助小朋友们一起探寻这个现象的原因。在大学生哥哥姐姐们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化身“小小科学家”,亲手操作实验器材,在白纸上画上了许多自己喜爱的图案,放入塑料袋中,随后将其放入水中,仔细观察光线在水和空气界面发生的奇妙折射与全反射现象。着一声声的“哇,真的消失了!”,所有的小朋友们都观察到自己画的图案竟然神奇地消失了!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小朋友们讲解了这个现象的原理,并且巧妙地将这些物理原理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光纤通信)联系起来,同时,有小朋友举一反三,提出“海市蜃楼”也是一种光的全反射的现象。这也点燃了小朋友们讨论和提问的热情,志愿者们对小朋友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并鼓励他们思考,发现更多生活中科学知识。

图为志愿者们协助小朋友完成实验。李志胜供图

在活动结束之后,河海大学的志愿者们及时打扫了清理了现场这时,有不少小朋友围了上来,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老师,宇宙中还有什么星系吗?”“还有没有其他有趣的实验啊。”志愿者们耐心地解决了他们的问题,并鼓励他们探索科学的世界。小朋友们带着闪闪发光的眼神,赞叹道:“原来科学可以这么有趣啊!”

之后,志愿者也采访了在现场的家长和社区老师。社区老师对这次活动表达了高度的赞赏:“从你们的讲解与PPT制作中,我看出了你们花了许多的心思,讲解的内容很适合孩子听,成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你们和小朋友们的互动也很到位。这次活动非常成功。”社区老师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她认为志愿者们表现得还不够像老师,导致现场的秩序有些许混乱。志愿者们在讲解时需要更加威严一些。

图为志愿者们采访社区老师。李志胜供图

家长也对这次活动表示了高度认可:这次志愿科普活动让社区小朋友们在互动玩乐中学习了科学知识,鼓励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掘科学原理,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是一次成功的活动。”河海大学的志愿者们也表示这次活动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实践锻炼机会,在此之前,他们从未想过为小朋友们科普知识是如此困难的一件事,但是,“在看到他们的喜悦与激动之后,我们觉得一切都值了。”这也提升了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

图为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与小朋友们的合照。李志胜供图

活动在孩子们与志愿者们的欢乐大合影中圆满落幕。一张张洋溢着笑容的脸庞,定格了这个充满知识与趣味的夏日午后,也为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一颗热爱科学的种子。(通讯员 倪米诺 徐一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一诺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4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