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湖南省郴州市南岸小学迎来中南大学“地韵湘行”支教实践团的青年学子。他们以教育为犁,爱心为种,在乡村沃土精耕细作,躬身践行“传学识·练本领·播希望”的青春誓言,生动诠释青年投身教育振兴的担当,为山乡孩子点亮科学心灯。
课前:灯映初心,情系学子
课前时光,是“灯下深耕”与“晨迎守望”交织的育人序曲。依据反馈与学情,推敲教案、调试教具、预设互动。一盏灯、一份案、一颗心,是青春对乡村教育最坚定的投入。晨曦微露,身影已立村口校门。一个微笑、一次牵手、几句鼓励,在师生心灵间架起了弥合城乡教育差距的首座“温情心桥”,为知识的传递铺设温暖的基石。
课堂:三维育人,启智润心
上课铃响,知识梦想交融。“地韵湘行”团队创新构建“知识-实践-情感”三维一体育人体系,打造特色地质科普课程。在知识之维,肖鑫老师化抽象为具象,巧用“大地缝合线”、“地下承重墙”等鲜活比喻与三峡工程震撼数据,点燃惊叹,激发思辨。在实践之维,李睿老师的“火山探秘日”依托亲手操作、亲眼观察的模拟实验,熔岩奔涌间,抽象原理跃然眼前。在情感之维,老师们于探索高潮处巧妙设问:“地质如何塑造家园?科学如何改变世界?”,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科学精神的启蒙与乡土情怀的深植,悄然播下探索未知、建设桑梓的种子。地质科普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科学精神的启蒙。
课后:总结蓄力,烟火育人
课后环节,育人实践向深度延展,熔铸“教研相长”与“烟火育人”的双重价值。团队围坐一堂,这“深度研讨、策略共创、能力跃升”的过程,不仅驱动着后续教学的精准优化,更锤炼了团队的科普传播力与乡村服务力。场景切换至升腾着人间烟火的厨房课堂。师生协作洗切烹煮,将生活技能传授、劳动价值体验与团队协作精神自然融合,生动实践了“生活即教育,协作见真情”的理念,完美诠释了五育并举在乡土间的落地生根。
“地韵湘行”支教团的一日,是万千青年投身乡村教育振兴伟业的生动缩影。从前夜备课的严谨、黎明守候的温情,到课堂“知识-实践-情感”三维育人的创新突破,再到课后复盘研讨的理性沉淀与烟火厨房的共生共育,他们成功构建了“教、学、研、育”深度融合的全链条育人闭环。他们以爱心点燃好奇,以专业启迪探索,坚定服务提升乡村科学素养、促进教育公平的国家战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妍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