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布袋戏遇青春方阵,非遗在数字赋能下澎湃新生——湖南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乡野奔腾队与邵阳布袋戏焕新之旅

发布时间:2025-08-13 12:4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纪雲奇 邓雅凤 吴素羽   阅读 3.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3日讯(通讯员 纪雲奇、邓雅凤、吴素羽)近日,湖南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乡野奔腾队”深入邵阳县九公桥镇白竹村,探访了国家级非遗布袋木偶戏传承人刘永安先生,见证了一场跨越六百年的指尖艺术传奇,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传承力量。

三米高台,帷幕轻启。80 岁的刘永安先生食指挑动木偶,口中唱念做打,脚踏锣鼓节奏,一人分饰生旦净末丑,在方寸戏台间演绎出经典戏剧的磅礴气象。其 “一人千军万马,全靠手眼身法步” 的绝技,令团队成员们屏息惊叹。自 1978 年接过戏担以来,刘永安已坚守布袋木偶戏表演 60 余年,足迹遍及湘赣桂黔四省。作为我国现存唯一的原始布袋戏,邵阳布袋戏于 2006 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而传承人刘永安正是这一古老技艺的杰出守护者。

图为刘永安简单演示布袋戏

初遇白竹村,“乡野奔腾队”成员便与刘永安先生促膝长谈。老人布满老茧的双手舞动着木偶,眼神中透露出对这门技艺的执着与坚守。成员们跟着学提线、练唱腔,在笨拙的动作中体会到了非遗传承的不易,深刻认识到守护文化根脉不仅需要热情,更需日复一日的坚持。“只要还有人看,我就要演下去!” 刘永安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他对布袋木偶戏的深厚情感与坚定信念。

图为刘永安团队采访图片

2025 年 5 月,刘永安先生的布袋木偶戏表演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上获得了超千万播放量和百万点赞,弹幕沸腾,网友纷纷称其为 “国潮顶流”。这一现象级传播,让邵阳布袋戏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也展现了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强大吸引力与生命力。

面对非遗传承断代的困境,刘永安先生的坚守见证了国家非遗保护政策的落地生根。湖南工商大学的学子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 “三下乡” 实践活动作为触摸文化根脉的窗口。团队提出 “匠心 + 创新” 的破题思路,制作了短视频《布袋木偶戏》,试图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语境,运用新媒体平台展示邵阳布袋戏的动态魅力,助力非遗焕发新生。

采访最后,刘永安先生对青年学子殷切寄语,希望广大青年多了解布袋木偶戏,学业有成,“干一行,爱一行”,成为国家栋梁。从刘永安先生颤动的十指,到大学生下乡实践的步伐,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接力正在上演。从一人剧团到青春方阵,当三米戏台遇上数字舞台,古老的邵阳布袋戏在数字赋能与青春接力下澎湃新生。这不仅是非遗突破传承困境的成功范例,更是中华文脉 “活态传承” 的时代答卷,为其他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借鉴。

图为团队成员以及带队老师与刘永安合影

此次湖南工商大学学子的探访与实践,是对非遗文化传承的积极探索,也让更多人看到了邵阳布袋戏的独特魅力和传承价值。相信在传承人的坚守、政策的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下,邵阳布袋戏这一国家级非遗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继续书写其千年的传奇故事。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纪雲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