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日至30日,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 “春风” 乡村振兴团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问卷调查,以青春之力探寻乡村文明建设现状,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鲜活思路。
此次调研覆盖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的居民,问卷内容涵盖文明实践活动参与度、满意度、文化生活现状、乡风文明认知等多个维度,全面勾勒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图景。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对问卷进行讲解
调查显示,部分居民已参与过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主要通过村委会宣传、村民微信群及邻里口传获取活动信息,反映出乡村信息传播的多元路径。对于参与过的活动,多数居民给予 “非常满意” 或 “比较满意” 的评价,认可活动在丰富生活、凝聚人心方面的作用。然而,时间冲突、内容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仍是部分居民未能参与的主要障碍,为活动优化指明了方向。
在日常文化生活中,看电视、使用手机、串门聊天是居民的主要选择,打牌、下棋等传统娱乐方式也占据一定比例,展现出乡村生活的质朴底色。村内文化设施方面,文化活动室、体育场地、阅报栏等较为常见,但电影放映室、专业图书室等设施仍有提升空间,折射出乡村文化硬件建设的不均衡性。
西安思源学院文明实践“春风”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进行问卷调查
谈及 “乡风文明”,居民普遍将 “家庭和睦邻里友好”“尊老爱幼”“治安状况好” 列为核心要素,体现出传统美德与现代治理需求的契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多数村民表示 “了解” 或 “一般了解”,但村级理论宣讲普及频率有待提高,理论与群众生活的结合度仍需加强。
问卷结果显示,居民对未来文明实践活动充满期待:文化娱乐类(文艺演出、书画展览)、教育培训类(技能培训、讲座)、体育健身类(村 BA、村运会)需求突出,农业科普、公益服务也备受关注。活动地点上,村委中心与户外空地成为首选,灵活便捷的形式更易获得村民青睐。此外,居民希望通过讲座、宣传册、文艺活动等多元载体学习核心价值观,让理论知识融入日常生活。
此次调研不仅为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数据支撑,更让 “春风” 乡村振兴团的学子们深刻理解了乡村振兴中 “乡风文明” 的重要意义。接下来,实践团将梳理分析问卷结果,形成针对性建议,助力乡村精准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以青春智慧绘就乡村文明新画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符悦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