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龙舟彩绘,解密非遗背后的丹韵色彩

发布时间:2025-08-12 22:2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晓楠、余晟萱、钟沂   阅读 2.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 年 7 月 7 日,广东财经大学“潮韵飞扬”实践团赴潮州市潮安区开展非遗调研活动,探访藏在村落中关于“林家班”龙舟彩绘的色彩奥秘。实践团通过观摩龙舟彩绘制作流程、亲身体验彩绘工艺、采访非遗传承人等环节,系统考察了这一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深化了对龙舟彩绘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圆满完成调研任务。


观摩龙舟彩绘,探寻色彩密码

端午前夕,实践团已派出部分成员来到工作室初步探访,传承人林泽鹏师傅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彩绘的基本工艺:上白底、鳞片上色、拓稿、上吉祥图案颜色与画墨线。

暑假,实践团成员集合来到工作室,工坊中有两条龙舟正在进行彩绘,成员们得以观看彩绘过程。

此次暑期调研中,林师傅对龙舟彩绘作出更详细讲解,包括龙舟颜色及图案内涵等。龙舟彩绘不仅体现了潮汕地区的特色,更承载着潮汕地区的民俗信仰。这为实践团成员描绘了一幅完整的、色彩鲜明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技艺画卷。


亲历彩绘工艺,感悟匠心传承

理论讲解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在林师傅指导下进行了龙舟彩绘的实操体验。林师傅先行作了示范,接着团队成员轮番进行尝试,亲身体验传统工艺的精细与严谨。“看似只是简简单单的上色,操作起来却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和专业的手法”实践团成员钟沂感叹道。

通过亲身实践,实践团成员加深了对龙舟彩绘工艺的理解,更对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产生由衷敬。


传承人访谈,了解龙舟彩绘的过去与未来

实践团的脚步走入了龙舟彩绘工作室,对非遗技艺传承人林泽鹏师傅进行了深入访谈。在访谈中,林师傅系统介绍了“林家班”龙舟彩绘的历史渊源及当代传承发展情况,还特别向实践团展示了一系列龙舟彩绘创新衍生产品。在介绍每件作品时,林师傅如数家珍地讲述了其创作背景和所获荣誉,言语间洋溢着对传统技艺的自豪之情。

与此同时,实践团在访谈中了解到,“林家班”龙舟彩绘以家庭传承为主,如今仅有十几个成员,也不乏“90后”的年轻人。近年来,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这项传统非遗技艺正突破地域限制,以更开放的姿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展现出非遗文化与时俱进的生机与活力。访谈最后,林师傅对龙舟彩绘的发展提出了希冀,他希望在未来彩绘技艺能更好地走出潮州,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到这项技艺。


调研感悟:对非遗传承的思考

一日的调研结束后,成员们对“林家班”龙舟彩绘这项非遗技艺的历史渊源、工艺特色及传承现状有了更加立体的认识。

在当今,如何让这项技艺在保留其原有意蕴的基础上传播弘扬出去,是团队赖以追求的方向。“潮韵飞扬”实践团成员来自法学、汉语言文学、设计等多个专业,能够最大化发挥其在法治保护、材料撰写、文创设计等多方面的优势。在未来,“潮韵飞扬”实践团将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发挥专业特长,通过制作相关视频、推文等,构建较为完备的宣传体系,扩大这项传统技艺的影响力;同时制作调查问卷,为非遗保护提供数据支撑;团队还将立足龙舟彩绘的视觉元素,开发系列文创产品,通过设计将此项古老的传统技艺带入现代生活。“潮韵飞扬”实践团将多措施并举,努力让这项古老的技艺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撰文 | 刘晓楠、余晟萱

图片 | 广东财经大学“潮韵飞扬”实践团

审核 | 广东财经大学“潮韵飞扬”实践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钟沂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