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1日讯(通讯员 蔡慕琰 尹佳颖)8月8日,湖北大学“流光跃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湖北新亿宏有机化工有限公司,开展了一场深度访谈与实地参观相融合的学习之旅。在技术部长张龙基与安环总监王兵的引领下,学子们揭开了这座国家级“绿色工厂”的科技面纱,切身感受到现代化工企业的创新脉搏与责任担当。
前沿工艺: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效率革命
步入中央控制室,巨大的电子屏幕实时跳动,反应釜的温度、压力与流量数据,勾勒出生产线的“数字生命”。技术部长张龙基向同学们详解了氯化反应工艺的核心流程:甲苯与氯气在精密控制下反应,经由多级精馏塔分离提纯,高效产出氯化苄、苯甲醇等关键产品。他特别强调:“化工不仅是实验室的化学,更是复杂系统的工程艺术。”企业自主研发的连续化氯化技术与高度自动化生产线,使车间实现“无人化”运转,人均劳效突破800万元,堪称“黑灯工厂”的典范。
▲图为技术部长张龙基带领团队成员在中央控制室参观 韦凯存 供图
绿色担当:环保与安全的双核驱动
“环保是生命线,安全是底线。”安环总监王兵为团队成员介绍。厂区每年投入数百万元升级处理系统,废水经多级净化实现蒸馏水循环利用,废盐资源化外售,废气通过定制化尾气处理装置严格达标排放。公司构建了全员安全责任制与智能化应急体系,凭借二级安全标准化认证,筑牢生产防护网。园区内盐化工企业与新亿宏形成战略协同的关系,其稳定运行的氯气供应链条,更彰显了循环经济下的产业共生力。
全球视野:破局市场的创新蓝图
面对国内市场竞争压力,企业提出“保国内、拓海外”的灵活战略,产品远销日、欧、东南亚等高端市场。张龙基透露,发展新动能已锚定转型升级,依托湖北新轩宏新材料公司的新建基地,预留车间专项用于苯甲醇扩产及新产品孵化。同时,企业也正积极寻求与高校合作研发,突破产品结构瓶颈。
▲图为团队成员与两位技术人员的深度访谈 韦凯存 供图
产学共鸣:化工教育的未来启示
访谈中,两位技术人员对化工人才培养寄予厚望:“反应、精馏、换热等核心工艺是立身之本。”张龙基建议学子们深入工厂一线,在实践中理解理论精髓;王兵则强调安全环保与自动化知识的不可或缺性。对于化学专业师范生,他们指出:“化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专精特新’的行业尖兵。”
▲图为团队成员在企业标志墙前的大合照 韦凯存 供图
实践回响:从实验室走向产业星辰大海
控制屏上跃动的数据、精馏塔中翻腾的液流、循环网络里流淌的资源……新亿宏之行让书本上的化学原理具象为轰鸣的工业图景。“这次探访重塑了我对化工的认知,”团队成员山路林感慨,“它不仅是反应方程式,更是绿色、智能与责任的系统工程。”当年轻的目光遇见产业前沿,一场关于创新与传承的对话正在为化工人才的培养注入新动力。
此次实践不仅拓宽了学生视野,更搭建起校企协同的桥梁——在绿色化工的浪潮中,新一代学子正以实践为舟,驶向产教融合的广阔海域,为中国化工的可持续发展蓄积青春能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丁培真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