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社区治理与教育服务融合实践,扎实推进服务基层治理工作,助力公共服务提升与和谐社区建设,8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藤计划实践队走进山东省济南市图书馆,开展社会实践聚焦馆藏旧书规范整理与读者归还图书高效流转两大核心服务环节,用细致劳动保障图书馆高效运转。
书库整理:为沉睡旧书安新家
图书馆部分库区存放着大量流通率较低的历史文献和旧籍。这些书籍积尘厚重,占用宝贵空间,也难以被读者便捷利用。实践队接到的首项重任,便是协助工作人员完成八千余册藏书的集中整理与搬迁。
青年志愿者们戴上口罩,分组进入尘封的书库。面对密集高大的书架,彻底的除尘清洁是第一步。队员们默契配合,一丝不苟地拂去书册上的岁月痕迹,小心处理粘连的书页。经过日均数百册的细心清理,尘封的书籍逐渐焕发光彩。
▲图为实践队员整理旧书。王子龙供图
整理工作高效而有序。队员们依据专业标准,按书籍厚度、开本尺寸精细分类。珍贵的线装书、图册得到特别呵护,放入专属周转箱。通过系统化的整理,图书馆成功释放出两列宝贵的书架空间,为新增的地方文献找到了“新家”。
打包转运环节考验着细心与协作。队员们严格遵循规范,确保每捆书籍整齐牢固,防水标签信息清晰准确。面对沉重的书捆和平板车,他们四人一组,谨慎协作,在库区间平稳穿梭,最终将数百捆图书完好无损地护送至储备库房,让沉睡的知识得以妥善保存并等待被重新发现。
流通保障:还书流程的"接力赛"
实践队支援的“还书——再流通”快速通道,是保障服务效率的关键。队员们驻守服务台接收窗口,每小时经手图书数百本。他们不仅是简单的接收员,更是书籍的“初诊医生”,快速识别水渍、破损或夹带物品的书籍,分流转交至修复、装订或失物招领部门。每一本归还的图书,都第一时间进入自动化消毒设备,接受紫外线与臭氧的双重“洗礼”,确保卫生安全。
▲图为实践队员整理书籍。王子龙供图
分拣区是高效运转的核心。传送带两侧,队员们,依据醒目的彩色标签和索书号首字母,迅速将书籍精准分流至对应区域的运输车。熟能生巧,队员们的分拣速度在短时间内显著提升。
阅览区的归位工作则是对“书架地图”的熟稔于心。推着满载书籍的运输车,队员们分区负责,凭借记忆或移动终端的辅助,将各类专业书籍精准送回到它们应在的位置。图书馆工作人员反馈,实践队员的及时补位,有效缩短了读者找书的时间近三成。
▲图为实践队员整理书籍。王子龙供图
三天时间里,实践队员们不再只是图书馆的读者,更成为保障其有序运行的"齿轮"。面对繁复、枯燥的整书与搬运工作,队员们展现出青年人的韧性与细致。他们的汗水浸润在每一本被小心擦拭的旧书上,他们的脚步穿梭在还书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里,用实际行动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运行注入了一份不可或缺的青年力量。队员们真切体会到,图书馆高效运行的背后,是无数细致入微的管理智慧和辛勤付出。他们从整理旧籍中感受到守护文化的责任,从加速流通中理解了服务读者的意义。当听到读者由衷感叹“今天找资料特别快”时,那份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价值感便有了最真实的重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翟路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