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底,法趣团队—一支致力于为乡村青少年提供话剧趣味普法体验的队伍,正以一份特殊的“法治厚礼”献给孩子们。这份礼物,来自数月以来团队从红色精神中汲取力量,深入基层倾听心声、聚焦特殊群体传递关爱、联动司法机关加强专业的不懈努力。期待这份小小的礼物,能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法律的种子,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筑起坚实的屏障。
汲取红色力量,筑牢普法初心
普法工作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价值引领。自2013成立以来,法趣团队始终坚持将红色精神融入普法剧本创作和团队建设,前往多地进行交流学习。
在安阳红旗渠,悬挂在巍巍太行绝壁之上的总干渠正熠熠生辉。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和青年洞。站在峭壁脚下,看着台上红旗渠通水的生动演出,法趣团队成员深刻体悟到前辈的艰辛与不易,“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队员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图为团队成员在红旗渠合影留念
在开封兰考,这片过去风沙盐碱肆虐如今却生机盎然的土地上,焦裕禄精神沁润着队员们的每一寸心脾。走进焦裕禄纪念园,“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话语让队员们热泪盈眶。
图为团队成员学习焦裕禄精神
在信阳新县,这片浸染着三百多位英烈鲜血的“红田”遗址前,团队成员们驻足凝望,静默哀思。 在讲解员深情的叙述下,队员们深刻体悟了鄂豫皖革命先烈们那撼人心魄的坚守信念、视死如归、前仆后继的崇高气节。“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在队员们胸中激荡澎湃,为法趣公益普法团队注入了强大的红色动能。
图为团队成员瞻仰“红田”惨案遗址
曾经法趣团队也如过去的林县、兰考、新县一般,面临缺乏经验、人员不足等问题,但正是怀着和先辈一样的信仰,法趣团队走到了今天,也因为这份信仰,法趣团队遍访无数村落,通过普法话剧演出、普法课堂以及普法小游戏等一系列手段,踏出一条乡村青少年的趣味普法之路。
图为团队成员深入乡村小学开展法治飞行棋游戏
法趣团队成员表示“看见革命先辈所面临的困难,才惊觉原来我们过去的困难都不算什么”。未来,法趣团队也会将体悟到的红色精神,通过话剧传递给更多的青少年!
深入基层调研,关注少年成长
“脚上沾满泥点子,才能想出金点子”。为了创作出真正贴近儿童生活、解决孩子们实际困惑的普法剧目,整个柔暖五月,法趣公益普法团队以脚步丈量基层法治需求,先后深入检察机关与乡村校园,在实务对话与基层调研中汲取未成年人保护的智慧养分。
一、检校联动:在法治实务的纵深里探寻创作密码
为深入了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创作更具针对性的普法剧本,团队先后前往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人民检察院、郑州市高新区人民检察院实地调研未检工作。检察机关分享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重点举措,剖析典型案例揭示了家庭监护与教育缺失根源,着手开展分龄普法。在开封市兰考县人民检察院、安阳市林州市人民检察院、信阳市新县人民检察院等基层检察院,团队深入调研乡村地区未成年人犯罪的实务特征,从模仿网络不良行为的犯罪链条,到性侵案件的法治宣传痛点,检察官们的实务经验如同拼图,逐步勾勒出乡村未成年人保护的立体图谱。这份凝聚法治实务智慧的“立体图谱”,在第75个儿童节到来之际,正转化为守护孩子们健康成长最坚实的屏障,为团队的前行之路平添底色。
图为法趣团队赴自贸区、高新区人民检察院调研交流
图为法趣团队赴兰考县、安阳市人民检察院调研交流
图为法趣团队深入兰考县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学习
缘于未成年人普法的优异表现,法趣团队受邀参加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六一”检察开放日。活动中,团队聚焦全省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的鲜活案例,从电竞酒店治理到家庭纠纷调解,再到返校难题化解,生动诠释司法保护与社会支持的温暖同行。全国先进工作者的办案故事与新乡市人民检察院原创情景剧《一场青春的救赎》,点燃了团队的创作星火,照亮了法治叙事的灵感之窗。
图为团队成员与未检业务标兵合照、参与省检活动合照
二、乡村“问诊”:在田埂巷陌的走访中采集法治需求
为精准“开方”,法趣团队深入乡村察访民情,走进封丘县和寨村等多个村落,深入存在法律纠纷及未成年人家庭开展入户调研和问卷调查。队员们倾听村民的意见建议,详细记录他们眼中乡村未成年人法律知识、法律教育的认知缺口。走访过程中,团队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监护、网络风险防范等现实困境。那些村民们写在问卷边角的忧虑,成为团队定制温暖普法方案的关键依据。
此外,法趣团队还联手郑州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带着“法律问诊”的使命,深入乡村、校园,走进工厂、企业,开展法律援助活动。在提供专业化法律服务过程中,通过标准化问卷调研、面对面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重点聚焦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退款难等乡村青少年高频法律诉求,精准采集乡村青少年的实际法律需求数据,为后续实施靶向普法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图为团队成员在和寨村开展走村调研和法律援助活动
三、课堂倾听:在趣味普法的实践中打捞普法活水
“边普法,边调研”,法趣团队也注重在普法课堂中把握乡村青少年法治需求。在河南先锋朝阳学堂,法趣团队在与校方领导、老师们的座谈中得知乡村学校留守儿童因监护缺位、法治意识薄弱,在网络安全、财务失窃等关键领域的法治认知尤为薄弱,法治教育形式单一、师资不足,需针对未成年人的认知方式进行趣味化、互动化普法活动引导。针对这一痛点,法趣团队精心策划编排了原创话剧《青春的分岔路:从犯罪边缘到法治之光》,以主角林阳本可能走上盗窃歧途,但在家人和社会的帮助下迷途知返的沉浸式故事演绎让法律知识深入孩子们心中。在红色热土新县箭厂河乡列宁小学,当原创法治话剧落幕之际,队员们在舞台边即兴提问,并实时记录孩子们的互动问答,这些稚嫩困惑成为普法剧本动态优化的关键素材。一双双求知的眼神,更坚定了团队以趣味互动形式普法的信念。
为精准对接需求、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与心理健康融合实践,法趣公益普法团队还前往林州市向阳学校调研,深入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矫治的规范程序。作为林州市矫治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专门教育学校,在这里,队员们了解到孩子们会受到专门的教育和心理辅导,老师和教官们共同努力为暂时迷失正确方向的他们点亮希望之灯。
图为团队成员于和寨村小学、黄华镇大屯小学了解未成年人想法
开展普法演出,打造趣味剧场
法趣公益普法团队坚持以趣味为笔,法治为墨,在乡村课堂绘就生动的普法画卷。在新乡市封丘县和寨村小学,团队将操场变为“法治乐园”,普法飞行棋、大转盘等游戏让孩子们在奔跑嬉戏中学习“遇到陌生人如何应对”“不良信息怎样举报”等知识,《乡村少年的法治成长记》的话剧演出更让孩子们直观感受法律在生活中的力量。在河南先锋朝阳学堂,团队以“普法小课堂+原创话剧”打造沉浸式体验,《网络的迷途与救赎》话剧还原“模仿盗窃”“网络交友陷阱”场景,演员与孩子们即兴互动,通过知识抢答激活思维,引导孩子们在演出中分辨是非。在林州市黄华镇大屯学校的普法活动中,“普法小课堂+话剧演绎+影音观看”环环相扣,同学们在普法活动中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法律知识问答,一双双小手纷纷举起,争做剧中的“小法官”或“调解员”。在新县箭厂河乡列宁小学,法趣团队结合红色精神生动演绎法治故事,孩子们争相抢答剧中法律问题;创新“树洞传情”环节以明信片传递温情,现场评选三名“普法小先锋”,最终在全体齐诵宣言“法律手册像朋友,犯错回头有阳光!”下,趣味普法活动圆满收官。
图为成员进行普法话剧展示
图为孩子们积极抢答
这些寓教于乐的实践,让法治教育如春风化雨,在乡村少年心中播下可感知、可践行的法治种子。法治的阳光,理应平等照耀每一个角落。
图为法趣团队进入河南先锋朝阳学堂普法
回首过往,法趣团队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对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深切期盼和扎实行动。这份回望,是献给孩子们的一份特殊“法治礼包”,更是团队对自身使命的再确认。
“话剧有光,法治有爱。我们希望通过这方小小的舞台,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种子,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队长陈宇表示。未来,法趣公益普法队将继续秉持初心,不断创新话剧普法形式,让法治不再是课本上的冰冷条文,而是照进孩子生活的温暖微光,最终汇聚成守护未成年人成长的法治“同心圆”!
撰文 | 李芊 裴晗 钟安
图片 | 李芊
审核 | 邵阳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邵阳梦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