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20日至26日,成都理工大学"向阳梦华实践团队"携手成华区小繁星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龙潭街道及北湖公园开展为期7天的"七彩假期"关爱行动。15名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快乐学习、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七大主题课程,为城市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及自闭症儿童提供精准帮扶,用专业与爱心搭建起特殊儿童融入社会的"彩虹桥"。
团队成员与小朋友们合影
文化浸润心灵,思想引领成长
团队首先聚焦于随迁子女的文化教育。在 “快乐学习” 活动中,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绘制数学想象画、制作趣味钟面,通过趣味方式探索数学奥秘;还组织了诗词欣赏、诗词演唱及英语配音等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文化素养。在“思想引领”活动中,团队成员通过讲述民族精神故事,介绍感动中国人物,引导孩子们发现身边的平凡英雄,激励他们向榜样学习。同时,还通过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优缺点、畅想未来职业等方式,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远大理想。在 “文化传承” 活动中,实践团带领孩子们深入了解了二十四节气,分享了家乡文化和节日习俗,参与了手工童话制作和书法创作。
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增强了他们对家乡和民族的认同感。“今天通过老师们的讲解,我知道了张桂梅校长的故事,我以后也要像她一样,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梦想。”一位小朋友在卡片上写道。
守护身心健康,培育文明新风
除了知识与思想层面的关怀,团队还高度重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在 “身心成长”,团队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为孩子们普及了两性知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和生理变化。同时,设置了倾诉箱和心愿墙,让孩子们有机会倾诉内心的烦恼和愿望,释放心理压力。在“文明生活”活动中,团队成员为孩子们普及了垃圾分类常识、疾病预防知识和海姆利克急救法,通过案例和互动游戏教导他们如何正确处理矛盾,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区建设,争做文明小公民和爱心公民。
团队成员杨笛普及海姆利克急救法
实践团的付出不仅获得了小朋友们的一致点赞,还获得不少家长的好评。一位陪同小朋友一同前来上课的家长说:“非常感谢这些大学生,我们思想观念比较保守,一直都想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但不知从何下手,今天听了他们组织的性教育课程,不仅小孩子学到了知识,我自己也深受触动。”
科创启迪智慧,艺术陶冶情操
活动后期,团队通过 “科技创新” 和 “艺术素养” 板块,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和艺术潜能。在 “科技创新” 活动中,团队成员为孩子们普及了科技知识,开展了六个科学小实验,如有趣的电路实验、神奇的化学变化等,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还讲述了科创故事,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团队成员刘宇帆为小朋友们讲解物理实验
在“艺术素养” 活动中,实践团为孩子们带来了绘画手工课程、角色扮演、影视鉴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美好世界,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的人生,在影视鉴赏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此外,团队成员的吉他表演也为活动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孩子们在艺术的熏陶中,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
团队成员刘宇帆的吉他表演
此次实践活动,向阳梦华实践团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内容,为城市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和自闭症儿童提供了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成长环境。团队负责人刘宇帆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让更多人关注到特殊儿童群体,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能够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地成长。未来,团队也将继续秉持关爱之心,开展更多类似的活动,为特殊儿童群体贡献更多的力量。
(供稿: 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刘宇帆)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