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日讯(通讯员 班俊峰 胡恒芳 曾琰 刘亦蒙 郭淑妍)7月下旬,广东药科大学药学院“药创未来”突击队携手公共卫生学院王烁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党支部,奔赴韶关市武江区花城社区及粤北人民医院,以“健康服务+专业研学”双线并进的模式,为基层群众送去慢病防治“及时雨”,也让队员在一线课堂体悟“药学中西、医道济世”的初心使命。
一、社区“小讲堂”撬动健康“大观念”
“以前只知道糖尿病危害大,没想到并发症比病本身更可怕!”77岁的李大爷听完队员们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 衰竭的案例解析后连连感叹。突击队精准锁定糖尿病、骨关节炎两大慢病,用“方言+漫画+现场演示”的接地气方式,手把手教居民屈膝、直腿抬高等科学运动法,让“动则益、损则护”从口号变成习惯。从观望到互动,从模糊到精准,一场科普让慢病干预真正扎进百姓日常。
▲图为队员向社区居民讲解慢病防治与危害
二、古今药房“双探”:传统匠心对话数字智能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在中药房,千格紫檀药斗墙散发熟地、当归醇香,老药工“三看三嗅”鉴别道地药材,智能煎药机则以±1℃精准温控守正创新。移步西药房,0.8秒/盒的闪电出药、激光毫米级批号核验、2-8℃蓝光冷藏区的±0.5℃恒温守护……数字系统如精密钟表般保障用药安全。传统与科技交汇,让队员们看见一条从药材到药片的“智慧生命线”。
▲图为主任讲解中药制剂要点与团队参观药链流水线
三、名医诊室“面对面”,百年院史“心连心”
广东省名中医工作室里,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肖政现场演示特色艾灸,一句“把经典智慧转化为大众养生方法”点燃岐黄薪火;内分泌科里,主任医师罗春英用“超过60%患者因认知延误治疗”的数据敲响警钟,提醒“控糖是分子层面的持久战”。院史馆内,1954年手写处方笺与熠熠生辉的奖牌同框,泛黄病历与救援老照片交织成“敬佑生命”的时空长廊,激励青年学子接力仁心、勇攀高峰。
▲图为肖政医生讲解中医基础
▲图为与罗春英医生探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
“这次实践让我们看见知识落地的模样,也看见自己未来的方向。”突击队队长2024级临床药学专业曾琰说。据悉,“药创未来”突击队将把韶关经验带回校园,持续打造“社区—医院—学校”三位一体的健康服务链,为“百千万工程”贡献广药大青春力量。
▲图为突击队成员合影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郭淑妍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