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日讯(通讯员 沈睿)2025年7月31日,武汉科技大学白衣天使志愿者服务联合队(以下简称“白联队”)医疗队队员走进湖北省红安县华家河卫生院,参与红安县人民医院“爱心义诊进乡镇”公益活动。此次活动为当地居民提供免费健康检查、基础诊疗及健康指导,队员们在服务中深入基层医疗一线,完成了一堂生动的“民生实践课”。
▲图为红安县人民医院工作人员和白联队队员合影
诊疗现场成“转化课堂”,医学理论变“生活方案”
上午8时,华家河卫生院候诊区已坐满前来就诊的村民。72岁的张大爷因右手麻木半年且影响进食,前来接受神经内科检查。红安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生夏友华为其检查后,初步判断可能与颈椎神经压迫有关。除建议做颈椎CT确认外,夏友华还给出“别枕高枕头、洗菜用温水、疼时用热毛巾敷”等生活建议。
“课本上的‘神经定位诊断’知识,在这里变成了村民能理解、可操作的生活方案。”观摩诊疗的白联队队员马俊宇说道,这种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能力,是基层医疗最需要的“落地智慧”。
中医诊区里,艾草香与草药味交织。红安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李红琳一边为颈椎病患者贴敷止痛贴,一边向白联队队长王蓝馨讲解穴位知识:“大椎穴在颈后第七颈椎棘突下,贴这里能缓解颈部僵硬;腰椎不好要找准命门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王蓝馨协助65岁的周阿姨贴完穴位后,老人反馈“脖子松快多了”。“这让我真切感受到,课本上的穴位图,在患者的实际反馈中才真正‘活’了起来。”王蓝馨说道。
▲图为王蓝馨协助贴敷止痛贴
细节中藏“行医之道”,基层实践重塑“医者认知”
此次义诊持续至下午3时,服务内容涵盖血压测量、颈肩腰腿痛诊疗、慢性病用药指导等,白联队队员全程参与辅助诊疗,记录病例37份,协助发放健康手册80余份。
▲图为刘宇航为就诊村民测量血压
在参与过程中,队员们发现基层医生的“专业”体现在诸多细节中:面对关节痛患者,除开检查单,总会叮嘱“别蹲太久、少爬陡坡”;给高血压老人测完血压,会在药盒上标注“早8点、晚7点”的服药时间。“这些细节让我明白,基层医疗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把患者当家人’的共情。”马俊宇在实践日志中写道。
王蓝馨表示对基层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模式印象深刻:“用现代医学精准判断病情,用传统疗法方便日常养护,这种‘接地气’的服务模式,值得我们深入学习。”队员刘宇航也表示,此前认为“医者担当”是救死扶伤的壮举,如今发现“能把健康知识讲到村民心里,能让老人少跑一趟医院,就是了不起的事”。
青春力量扎根基层,连续三年践行“三下乡”使命
红安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表示,大学生志愿者的加入为义诊注入了新鲜力量,也让年轻医学生在基层读懂“为什么从医”。据了解,作为武汉科技大学医学类重点志愿团队,白联队已连续3年参与红安县基层医疗服务,此次活动是“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为红安县人民医院工作人员和白联队队员合影
通过此次义诊,白联队的队员们不仅为红安村民送去了健康,更在基层沃土中扎根成长,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校准了从医方向,践行了医者初心。
撰文 | 沈睿
图片 | 沈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沈睿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