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为桥,守护心灵晴空 —— 广州铁职院“荔美新风”突击队

发布时间:2025-08-01 11:2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明月   阅读 4.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日讯(通讯员刘明月、罗深耀、黄菲菲)近期,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荔美新风” 突击队奔赴湛江市遂溪县乌塘镇,开启志愿服务。针对当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需求,这支由大学生组成的队伍以专业课程为载体、以真诚陪伴为纽带,为孩子们搭建起守护心灵的 “彩虹桥”,用青春力量为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用互动游戏叩开童心之门

初抵乌塘镇,队员们便敏锐察觉到,长期缺乏父母陪伴的留守儿童多显羞涩内向,不善表达。为此,突击队将 “破冰”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步,设计了一系列沉浸式互动游戏。在 “情绪猜猜卡” 环节,队员们准备了绘有喜怒哀乐表情的卡片,引导孩子们抽取卡片并讲述背后的故事。起初,孩子们低头抿唇,鲜少言语,直到一名队员模仿卡片上的 “委屈” 表情自嘲 “像被抢走糖果的小可怜”,才逗得全场发笑。随后,孩子们渐渐放松,有人指着 “开心” 卡片说 “收到新书包时就是这个样子”,有人握着 “难过” 卡片轻声讲 “爸爸妈妈离开家的那天”。

情景模拟则让心灵的距离进一步拉近。队员们化身 “迷路的小伙伴”“被误解的同学”,与孩子们共同演绎生活场景。在 “被嘲笑怎么办” 的模拟中,留守儿童小宇起初涨红了脸说不出话,队员们便引导他,告诉对方:你这样说我会难过。当小宇怯生生地说出这句话时,扮演 “嘲笑者” 的队员立刻道歉,让他露出了释然的笑容。七天里,从低头躲闪到主动举手,孩子们的转变印证着互动游戏对心灵的治愈力量。

▲图为小孩子绘画的心理表情

用专业课程构建成长坐标系

突击队深知,心理健康教育需立足科学、循序渐进。他们结合心理学理论,构建了 “认知 - 技能 - 实践” 三维课程体系。认知层面,通过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解析情绪的本质,让孩子们明白 “难过不可怕,哭出来也是勇敢”;技能层面,教授 “深呼吸调节法”“情绪日记法”,队员们手把手教孩子们在烦躁时 “数到十再说话”,在日记本上画 “心情天气图”;实践层面,组织 “小小互助员” 活动,让孩子们分组照顾绿植,在协作中体会 “被需要” 的价值感。

▲图为突击队成员给小孩子授课

用真诚守护点亮成长之路

队员们的角色远不止 “授课者”;课后,他们会坐在教室听孩子们讲村里的趣事,帮胆小的孩子拭去摔跤后的泪水,陪内向的孩子在树荫下画画。留守儿童小雅在最后一课的信中写道:“大姐姐会记得我怕黑,每天陪我走到巷口,这是这个夏天最暖的光。”

此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是广州铁职院响应广东省 “百千万工程” 的生动实践。突击队以青春之力填补乡村儿童心理关怀的空白,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与情绪相处,更让他们感受到被珍视的温暖。当离别的那天,孩子们追着队员的车喊 “明年还来” 时,乌塘镇的田野上,已播下一颗名为 “心灵守护” 的种子。

▲图为突击队成员和小孩子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明月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5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