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舞跃狮腾”突击队探秘南粤狮舞

发布时间:2025-07-30 16:5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奕敏   阅读 1.4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南粤大地,狮舞飞扬,是节日庆典的喜庆符号,也是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河源市源城区高埔岗,流传着一种独特的民间狮舞——猫头狮,因其独特的形制和灵动的舞姿深深扎根于当地,在岁月的流转中散发着古朴而鲜活的光芒。此次,“舞跃狮腾”突击队深入高埔岗,拜访猫头狮老传承人,探寻这门技艺背后的故事,助力猫头狮文化的薪火相传。

▲图为村史馆牌匾 唐馨摄

一、初识狮影——晨间探访与体验

清晨,“舞跃狮腾”突击队来到了高埔岗,拜访猫头狮老传承人江建平先生。江伯热情地接待了团队成员,在简单的交谈过程中团队了解了猫头狮的基本情况,包括其起源传说、独特的造型特点以及在当地节庆中的重要作用,区别于传统南狮的威猛,猫头狮自成一格,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在经过一个小时的理论研习交流后,便是实践体验环节。在江伯的耐心指导下,“舞跃狮腾”突击队成员李泽、宋振捷、韦宝星等人尝试学习猫头狮的基本动作。江伯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要领:“猫头狮讲究一个‘活’字,手腕得有巧劲,步法要稳中藏变……”队员们认真地模仿着,从最初的生疏笨拙,到逐渐掌握基本步伐和手法,虽然动作还显稚嫩,但那份对狮舞的热忱与好奇,在每个人的眼眸中都清晰可见。这场亲身体验,让团队成员初步感受到猫头狮的独特魅力与表演的精妙,更对江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多了份沉甸甸的敬意。

▲图为团队成员学习猫头狮 陈彤摄

二、午后深谈——聚焦技艺与传承

午后,指导老师余畅、秦铃、李永俊与同学们齐聚在高埔岗村史馆。为确保访谈扎实深入,众人即刻投入细致的准备工作:先是依据前期调研成果,结合文宣组陈奕敏与老师们早已打磨成型的访谈大纲,围绕猫头狮的历史溯源、制作手艺、传授方式、套路技巧四大核心板块,反复推敲并最终敲定了访谈的核心维度。分工也随之明确:队长陈卓负责整体协调与提问引导,副队长李泽侧重关键信息采访与时间把控,核心队员许卓婷、宋振捷则分别聚焦不同维度,准备口述史访谈方向。同时,场外副队长陈彤、队员容晓榆负责访谈过程的拍摄记录,文宣组林乐淩、陈奕敏、骆小惠负责访谈内容的整理记录。在三位老师与“舞跃狮腾”队员共同精心布置的采访现场,团队成员与猫头狮传承人江建平、高埔岗主任江志成展开了长达50分钟的深度访谈,内容充实且具体。

交流中,“舞跃狮腾”突击队的成员们了解了猫头狮的历史渊源。江伯讲述了这项技艺在本地是如何起源、流传下来的,以及它在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重要性。随后又详细介绍了从选材、扎架到糊裱、彩绘的完整工序,每个环节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他也提及了当下制作材料与工艺的一些细微变化,这不仅影响着狮头的质感和外观,也悄然改变了传承的方式与难度。同时,队员们还关注到传承队伍的构建情况,了解到像江伯这样的老艺人如何带徒授艺,以及现有传承结构面临的现实挑战,这些都是当前传承过程中存在的痛点。

谈及套路动作的传授,江伯的讲解犹如打开一部活态的文化典籍。他将经典动作拆解剖析,从招式名称的文化渊源,到每个动作的要领,无不浸润着世代相传的智慧。队员们围坐聆听,时而凝神记录,时而模仿比划,在笔尖与肢体间感受着传统技艺的温度。

在提到猫头狮传承现状时,江伯轻抚着历经岁月打磨的狮头,向团队成员娓娓道来这项技艺的双轨传承之道。一方面,以师带徒、口传心授这些传统的的教学方式,仍是技艺传承的核心;另一方面,街道创新性地将猫头狮融入现代生活场景,在送军入伍的壮行仪式上,在外嫁女的出阁庆典中,都能看到这抹灵动的身影,让传统技艺焕发时代光彩。

▲图为团队成员对江主任、江伯进行采访 陈彤摄

三、“双狮”会面——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采访结束后,一场别开生面的“会狮”活动在此上演。由“舞跃狮腾”队员李泽、冯修宇等带来的南狮与江伯精心准备的猫头狮,在高埔岗村史馆前相遇。南狮威风凛凛,步伐沉稳有力,展现出南派狮艺的雄浑气势;而猫头狮则灵动活泼,步法轻巧多变,眼神中透着机敏俏皮。两种风格迥异的狮舞同台亮相,既是各自技艺的精彩展示,更是文化交流碰撞的生动呈现。“会狮”过程中,双方队伍互相致意,气氛热烈而友好,引来不少当地居民驻足围观,掌声不断。这不仅是两种狮舞技艺的展示,更象征着传统民间艺术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

▲图为会狮过程 陈彤摄

“会狮”的余音尚在耳畔,小狮子已步入村史馆。这里,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岁月的沉香。“舞跃狮腾”突击队成员的心绪,此刻与馆内那些守护狮艺的老一辈师傅们遥相呼应,更向供奉的神祇投以无声的敬意。小狮子缓缓绕馆而行,光影在肃穆中流转,历史的厚重感悄然弥漫。狮头微垂,并非怯懦,而是承载了后辈对传统最深沉的敬畏,是对狮魂不灭、薪火相传的坚定承诺。

▲图为会狮过程 陈彤摄

舞跃狮腾,鉴往知来。“舞跃狮腾”突击队将认真梳理访谈实录与习艺心得,后续将通过多元传播渠道推广这项独特的岭南狮艺。团队期待以此次调研为起点,持续探寻传统技艺之美,记录非遗传承之声,让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在当代焕发新生!

▲图为团队合照

撰文:陈奕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奕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6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