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教育行动方案(2023—2027年)》关于“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加强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双向融合”的部署要求,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美美与共”实践团于7月14日至7月16日赴高州市,精心开展学砚湖自然课堂、笔架山定向越野与融合趣味运动会三场普特儿童融合户外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以自然为媒、游戏为桥、运动为纽带,旨在打破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之间的心灵隔阂,在协作探索中深化理解、传递包容、点燃友谊,让双向融合的种子于欢声笑语间扎根生长,共同谱写教育公平的新篇章。
学砚湖畔“共探自然”:以自然为媒,初探普特融合
7月14日,学砚湖公园晨光熹微,树叶轻摇,似在热情迎接一场特别的邂逅。实践团在此开展第一场融合户外实践活动,近三十名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并肩而立,开启一场以“共探自然,融爱成长”为主题的奇妙之旅。
为帮助普特儿童相互熟悉,主讲吴老师将同学们分成三队,普通儿童被任命为小队长,需带领队员携手完成任务。活动中,普通儿童主动帮助特殊儿童一同在林间寻觅不同形状与触感的树叶;特殊儿童则细心帮普通儿童撕下自然探索卡上的双面胶。初次见面的同学们虽言语不多,却在无声中分享着探索自然的喜悦。普通儿童小恒(化名)兴奋地向特殊儿童展示自己的发现:“你们看,这两片叶子像爱心!”
▲图为特殊儿童帮普通儿童撕纸
▲图为一名特殊儿童与实践团成员互动
在这场自然实验课堂中,普通儿童在讲解中锻炼了表达能力,特殊儿童亦在触摸观察中打开了感官世界。一片片树叶,成为连接彼此心灵的桥梁。学砚湖的自然风光见证了这场温暖的相遇,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理解的种子:每个孩子都如树叶般独一无二,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图为普特儿童成果展示
“相伴乐游”笔架山:普特儿童在游戏中开启心与心的交融
7月15日,第二场融合户外实践活动 ——“相伴乐游·心手相牵”定向越野来到了笔架山公园,实践团以游戏为舟楫,载着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一同驶向理解与协作的港湾。在第一天初次相识后,孩子们间的陌生感已悄然消散,彼此更加熟悉与亲近。
为促进普特儿童融合共进,主讲陈老师精心设计了叠收杯子、吹运乒乓球、同框同步、齐心夹纸杯四项合作项目。“一二三,拉”,孩子们在杯塔叠摞间搭建起协作的桥梁,在乒乓跃动中接力坚持的力量,在造型定格时捕捉心灵的共鸣,在纸杯传递里感受团队的力量。休息间隙,粉色气球化身欢乐使者,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在凉亭外的平台上玩起了气球。“那一幕是意料之外的场景,我竟在一个气球中看见了融合的真谛。”实践团的队长感叹道。在此刻,没有“特殊”与“普通”的标签,只有阳光下共同奔跑嬉戏的身影、掌心相贴的温度与共同创造的欢喜。
▲图为普特儿童合作
▲图为一名特殊儿童在吹运乒乓球游戏上
当颁奖的阳光洒落于每一双紧牵的手,那些耐心的等待、会心的鼓励、同频的呼吸,都已化作成长路上最珍贵的礼物,在同学们稚嫩的心田播下包容、接纳与友谊的种子。这场以户外游戏为媒介的活动,打开了人与人之间的“接纳之窗”,让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在欢声笑语中手与手相牵、心与心相连,为融合教育的发展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图为普特儿童一起玩气球
▲图为普特儿童与实践团成员的合影
手印交织成画,运动凝聚真情:普特儿童共绘融合教育新篇章
7月16日,实践团在高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启了第三场融合户外实践活动 ——“共融同乐,筑梦同行”融合趣味运动会。经过前两日的相处,孩子们已十分熟稔,现场还未开始,已满是欢声笑语。
运动会上,主讲黄老师精心筹备了多项趣味项目。“两人三足”里,孩子们两两绑腿同步前行,在“一二一”的节奏中携手前进;运球大作战中,普特儿童在掌心相触间让篮球稳稳传递;“平步青云”里,为队友加油呐喊的声音此起彼伏。每一个项目都兼顾趣味性与包容性,让不同能力的孩子都能参与其中,普通孩子与特殊孩子手拉手、肩并肩,在趣味盎然的运动项目中,共同体验运动的激情、合作的智慧、互助的温暖和成功的喜悦。
▲图为一名特殊儿童带领同学们一起热身
▲图为普特儿童的课间互动
融合运动会结束,结营仪式以七天回顾视频拉开温情序幕,视频记录了七天里实践团与孩子们相处的珍贵瞬间。在“梦想共创区”的手指画活动中,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的手印在旗帜上交织成画,志愿者的手掌轻轻覆在上面,形成一幅“爱的拼图”。
这场融合趣味运动会暨结营仪式,让普通儿童在包容与支持中学会欣赏多元之美,特殊儿童则在信任与鼓励中绽放潜能,彼此在共同成长中打破隔阂,用真诚与善意编织出更温暖的集体记忆。融合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为这个充满意义的暑期实践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图为普特儿童共创手指画
▲图为结营大合照
从觉得“他们很可怜”到感叹“他们很可爱”,三天融合实践活动过后,一名普通孩子通过亲身经历得出的感想,更印证着“消除隔阂从不是俯视的同情,而是平等的并肩”。所谓“美美与共”,正是让每一种不同都能被看见,让每一份善意都能抵达,这场以“爱”为纽带的融合教育实践活动正迸发出蓬勃生机。
“美美与共”实践团希望为融合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为其输送使希望之灯长燃的氧气,打开特殊儿童与普通人群之间被遮蔽的接纳之窗,使接纳包容的气球可以长久在融合共生的蓝天下飞扬,推动构建更具有包容性的社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巫雪芬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