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1日讯(通讯员 卞雅茹)7月15日,山东管理学院微光筑梦“三下乡”实践队走进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杨安镇,团队聚焦国家资助政策普及,开展以“筑梦助学·声润万家”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在教育培训机构同步开展政策宣讲、《感恩资助》手抄报绘画及《给资助者一封信》写作等多元形式,使青少年对国家资助育人政策得到深刻的了解。
微光筑梦实践队成员们深知资助政策对广大学子以及其家庭的深远意义,早在活动筹备期便精心梳理政策要点,预判学生们可能提出的疑问,做足功课。
站在讲台上,成员们从政策设立的初心讲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清晰讲解了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政策的具体条件、益处及其对经济困难家庭学子的切实帮助。面对教育机构中多元的学生群体,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子,团队成员现场采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逐条解析申请条件与流程,耐心说明资金发放的细则,确保每一位在场的学子都能真正理解政策内容,感受到国家政策的关怀与温暖。
图为团队成员在教育机构为同学们讲解国家资助育人政策。卞雅茹供图
在团队成员对国家资助政策讲解完成后,同学们将用手中的画笔,通过创作一幅手抄报的形式,用自己的理解和学到的知识,对国家资助育人政策进行描述。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拿起画笔,将对政策的理解倾注于画纸之上。创作过程中,同学们相互交流探讨,在勾勒线条、填充色彩间加深对政策的认知。小朋友们纷纷表示,“画手抄报特别开心!我们更清楚国家怎么帮助我们上学了!”、“我画了彩虹和翅膀,因为资助政策就像带我们飞向梦想的翅膀!”、“我还画了故事,知道政策真的帮到了哥哥姐姐!”。小朋友们说,他们不仅学会了画画,更重要的是通过手抄报真正理解了国家资助政策的意义,知道了它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实现梦想。他们希望自己的画能让更多人了解这份温暖和希望。
图为团队成员俯身指导学生绘制手抄报。卞雅茹 供图
在深入乐陵杨安镇的“三下乡”实践中,团队成员精心组织了分享会,向孩子们讲述受资助学子们的故事:天未亮打手电去学习的坚持,在嘈杂中坚守书桌的顽强。这些真实经历深深触动了孩子们。作为此次实践的重要环节,《给受资助的哥哥姐姐的一封信》写作活动应运而生。孩子们深受感染,主动索要信纸和笔,将真挚的敬意与感动倾注笔端。他们伏案疾书,用稚嫩的文字搭建起连接坚韧与祝福的桥梁,生动体现了政策宣传与情感共鸣的双重成效。
图为孩子们给受资助者一封信展图。卞雅茹 供图
这不仅是一次政策的传播,更让青少年在参与中深刻理解国家资助育人政策的意义。通过与学生们的交流互动,实践队切实感受到大家对政策的认可与期待。至此,此次“资助温暖双向传递”活动在温馨而充实的氛围中圆满收官。团队成员怀揣着责任担当与满满的收获,有序踏上归程。
图为实践队与孩子们合影留念。卞雅茹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卞雅茹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