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润童心传薪火,巧手飞天承精神——青岛科技大学“青核筑梦”志愿宣讲团走进延川路社区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宣讲

发布时间:2025-11-05 08:4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锐轩 彭丽萍   阅读 1.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11月5日讯(通讯员 陈锐轩、彭丽萍)2025年11月2日,青岛科技大学“青核筑梦”志愿宣讲团走进延川路社区,以“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培育爱国科学情怀”为主题开展志愿宣讲活动。团队结合趣味手工、历史回溯、互动问答等丰富形式,将我国核工业发展历程与伟大精神内核融入沉浸式体验中,为延川路社区的儿童带来了一场兼具知识性与感染力的精神洗礼。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合影

光影忆峥嵘,精神润童心

宣讲伊始,志愿者通过珍贵的历史影像与生动讲解,带领小朋友们穿越时空,重温“两弹一星”研制的艰苦岁月与光辉历程。从1954年广西富钟县铀矿石的发现成为中国核工业“开业之石”,到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爆炸的震撼瞬间,从科研工作者隐姓埋名扎根戈壁的坚守,到“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传承,一个个鲜活故事、一组组珍贵画面,让小朋友们深刻感悟到“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两弹一星”精神内涵,崇敬之情在孩子们心中悄然萌发。

图为志愿者讲解“两弹一星”知识

巧手践创意,科学启智慧

为让科学精神与实践能力深度融合,宣讲团队特别设置“飞天小卫士”导弹发射器手工制作环节。志愿者耐心指导小朋友们使用纸杯、橡皮筋、卡纸等简易材料,一步步完成发射器制作:重叠纸杯搭建“发射塔”、裁剪卡纸制作“火箭尖帽”、创意装饰粘贴导风翼。在动手实践中,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弹力产生推力”的科学知识,并串联起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让孩子们在体验手工乐趣的同时,直观感受科研创新的魅力。

图为志愿者和小朋友一起制作“导弹发射器”

互动悟担当,薪火代代传

互动环节中,知识竞答让小朋友们积极举手抢答核工业历史知识点,“初心卡片”活动引导孩子们写下“如果我是当年的科研人,会如何面对困难”的思考。“像先辈一样不放弃”“努力学习为国争光”等真挚话语,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对责任担当的理解。最后,小朋友们与志愿者共同朗诵“两弹一星”精神内涵,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在活动现场回荡,成为精神火种代际传递的生动写照。

图为小朋友表达对先辈的崇敬

此次活动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两弹一星”精神走进社区、浸润童心,既丰富了社区儿童的课余生活,又有效厚植了他们的爱国情怀与科学素养。下一步,青岛科技大学“青核筑梦”志愿宣讲团将继续创新宣讲形式,拓展服务阵地,让伟大精神在更多青少年心中扎根生长,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青春力量。

撰文 | 陈锐轩 彭丽萍

图片 | 王浩然 申文博 宋昊轩

审核 | 李慧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彭丽萍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