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市学院“推普·新语计划”社会实践团队的16名大学生走进千年酒乡桃林镇,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依次探访了酒厂园林景观区、仓储基地、酿造工坊及地下窖藏空间,亲历了中国桃林白酒文化的活态传承。这不仅是一次文化探秘之旅,更让青年一代深刻触摸到非遗技艺的温度与厚度,为传统工艺的当代传承注入了青春视角与活力。
首站园林:聆听岁月沉淀的酒香传奇
团队首站抵达老酒厂园林,那里,百年木香花架下,传来讲解员讲述的慈禧太后御赐金桂银桂的千古传说。她手指着那两株枝繁叶茂的古桂,详细介绍:“这两株历经百年的桂树,正是‘桃林胜过杏花村’这一御赐美誉的见证者。清朝光绪年间,桃林酒以其独特的风味,曾作为贡品进献朝廷,赢得了至高无上的赞誉。
次站仓储:见证新酒蜕变的时光魔法
踏入现代化的仓储区域,同学们不禁为眼前数以百计的大型陶坛整齐排列的壮观景象所震撼。
新酒在这里经历三年以上精心窖藏,通过“盘勾”“调勾”等细致工序,最终蜕变为绵柔醇厚的美酒。
酱香酿造车间的“12987工艺流程图”吸引学子驻足。技术员细致阐释了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精髓:
• 1年周期:完整遵循节气,端午制曲、重阳下沙
• 2次投粮:全年仅下沙与糙沙两次投料
• 9次蒸煮:红缨子糯高粱历经九度淬炼
• 8次发酵:阴阳双酵培育百种微生物
• 7次取酒:各轮次酒风味迥异,三四五轮“大回酒”为精华
“高粱要经历九蒸八酵,如同凤凰涅槃”,王家妮在蒸馏车间记录着热气蒸腾的场景,“七次取酒中,首轮酒酸涩刚劲,三轮酒酱香醇厚,最终勾调成层次丰富的酒体”。
转至酿造区,五种粮食和谐共酿的场景呈现眼前——精选高粱、小麦、大米、糯米与玉米在百年老龙泉井水浸润下,历经单吊混蒸老五甑的独特工艺,酝酿出美酒的醇厚。
芝麻香酿造车间中,焙炒芝麻的浓香弥漫。技术员现场演示“高温堆积、低温入池”绝技:“这是桃林独创的芝麻香型酿造工艺”。
终站窖藏:探寻酒体升华的地下秘境
行程压轴是探秘西厂区地下窖藏区。同学们依次去除静电,进入窖藏之地。恒温恒湿环境中,标注着“桃林窖藏”“芝麻香·嘉宾”等字样的陶坛静待时光雕琢。讲解员轻轻敲击坛壁,细语解释:“窖藏之境,恰似酒体的微氧健身房,辛辣的新酒在此逐渐蜕变为绵柔的琼浆,实现了‘父母兄弟饮用安心’的品质诺言。”
本次实践领队秦艺蓉老师强调:“语言是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普及普通话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这正是‘推普·新语计划’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的深远意义所在。”
这座古镇曾见证了李逵“若是不饮桃林美酒,便算白来世上走一遭”的豪迈情怀,今日再续新篇,青春与文化在此交相辉映,共谱和谐乐章,而这样的碰撞,恰是让非遗技艺跨越时空、融入当代生活的生动实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欢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