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演包公掷砚,传承本地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5-07-30 16:1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梁梓珊 徐夕茹   阅读 2.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梁梓珊)2025年7月18日下午,杏花镇文化站内传来阵阵激昂的台词声与掌声,一场以北宋名臣包拯掷砚成洲的历史故事为蓝本的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课程在此展开。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向阳实践队(下文简称“突击队”)为当地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课堂。通过“包拯掷砚成洲”剧本创编与表演,孩子们在舞台实践中触摸历史温度,感悟清官包拯的正直与廉洁。

突击队创新文化传承路径,绘就了一幅传统文化与品德培育相融的生动画卷。“包拯掷砚成洲”讲述北宋名臣包拯在端州任知州时,清廉自守,离任时坚决拒收当地百姓赠送的端砚,行至江上后发现书童私自收取砚台,毅然将其掷入江中。砚台沉入江底化为沙洲,成为今日的肇庆砚洲岛,这成为千古流传的清廉佳话。

随着时代变迁,这则蕴含本土历史与美德的故事,渐渐淡出了孩子们的视野。以此故事为蓝本,突击队结合情境式教学方法,与孩子们在此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清廉之约,见证文化根脉在新时代的绵延。

▲图为队员蔡慧贞正在上课  “一开始总把包公演得太严肃,老师说他的‘刚’里藏着对百姓的‘柔’。”伍同学分享道,现在他终于找到感觉,“拒绝砚台时要坚定,但看着百姓期盼的眼神,又得有一丝不忍,这种复杂的情感才真实。”饰演砚工的张同学也笑着说:“以前觉得历史故事离我们很远,现在站在台上,好像真的跟着包公经历了那段时光,更懂得了他身上难能可贵的美好精神品质。”

▲图为同学饰演包拯进行表演

在今天的课程中,孩子们不仅用语言‘讲’活了包公的故事,更用表演‘演’懂了廉洁的意义。砚洲岛的故事里,既有非遗“鼎湖包公诞”的文化底蕴,更有青年包拯‘为民、务实、清廉’的精神传承。实践队文教队长李嘉宁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口中‘活’起来、心中‘立’起来。”

当包拯掷砚的铿锵之声穿越时空,在当代青少年的演绎中焕发新生,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历史故事的现代展演,更是对当地传统文化基因的创造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绝非枯燥说教,用活当地历史资源、不断创新传播载体手段,方能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传承”的种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夕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