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素质教育的理念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寸教育的土壤。青葵支教团秉持着这一理念,致力于深化劳动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新路径。为此,支教团面向三四年级学生精心设计并开展了一场蓝晒手工特色课程,旨在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探索精神。
课程伊始,上课教师以“如何留存生活中美好自然景象”这一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与讨论。学生们积极分享了多种留存自然美景的方式,如相机记录、绘画创作、文字描述等,课堂氛围活跃且充满创意。上课教师随后系统地讲解了蓝晒工艺的科学原理与创作方法,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阳光与化学药剂的反应进行光影创作。这一创新形式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了他们对蓝晒工艺的探索欲望。
实践操作环节中,学生们在上课教师的指导下,规范地使用毛刷涂刷蓝晒药液,并运用植物叶片、彩纸等素材,结合镂空剪纸等创意形式,在蓝晒纸上进行构图创作。上课教师全程观察指导,对学生们的创新构思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完成构图后,蓝晒作品被统一放置于教室门口,准备在阳光下显影。
然而,受夏日短时降雨天气的影响,阳光被云层遮蔽,作品无法即时显影。面对学生的失落情绪,上课教师迅速调整教学策略,结合课程设计理念进行引导。她强调蓝晒创作中时间沉淀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期待次日的作品呈现。这一引导不仅缓解了学生的焦虑情绪,还进一步深化了他们对蓝晒工艺的理解。
此次课程通过科学原理讲解与艺术创作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学生在实践中不仅掌握了蓝晒工艺的技巧,还培养了观察、思考与创新的能力。课程的成功实施为青葵支教团后续深化素质教育实践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也为推动劳育与科学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倪雨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