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逐梦,点亮星子丨广州商学院晨曦逐梦突击队前往连州市星子镇开展“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

发布时间:2025-07-31 00:4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福文   阅读 1.4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青春赴约十一载,步履铿锵再出发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青春担当,广州商学院晨曦逐梦突击队以“公益支教+多元实践”为纽带。突击队在连州市、黄埔区共青团委员会的领导与组织下,携手黄埔区青年社会组织联合会,奔赴连州市星子镇星江中学,开展为期两周的“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

作为黄埔区唯一入选全国2025年“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队的队伍,晨曦逐梦突击队以11年沉淀的初心,为乡村少年铺就逐梦之路,以青年之力托起乡村振兴的希望。

▲图为晨曦逐梦突击队队伍合照


一、支教篇:以课为媒,筑梦成长

“老师,这道题我终于懂了!”

“原来心理学这么有趣!”

——教室里此起彼伏的欢呼声

是队员们最骄傲的回响

针对初中生成长需求,队伍精心设计“学科强化+心理健康+文化浸润”三维课程体系,全方位助力成长:

1. 学业赋能:以兴趣激活学习内驱力。“英语趣课堂”打破传统模式,通过“词汇接龙”“情景模拟”等游戏降低门槛,融入网络热词、短视频常用表达,让单词在欢笑中“扎根”,在轻松氛围中提升听说能力;数学、物理等学科则通过“一对一辅导”破解难点,并搭配“趣味实验课堂”,让抽象知识具象化,激发持续学习热情。

▲图为暑期营学生们认真听讲照片

2. 心育护航:构建多层次心理支持网络。联合共青团黄埔区委员会及黄埔区青年社会组织联合会,由黄健安老师主讲“心理成长课”,以“自我认知小游戏”打破隔阂,通过“优点树”活动让学生在相互点赞中看见自身价值;“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等课程结合校园场景模拟,传授实用技巧;“解忧信箱”每日开箱,用耐心回信回应羞于开口的困惑,筑牢“心灵避风港”。

▲图为心理健康教育互动课堂现场

3. 文化浸润:让非遗传承触手可及。“指尖上的非遗”课程聚焦沉浸式体验,绘制漆扇时,学生用颜料在扇面晕染山水花鸟,感受漆艺“千磨万彩”的匠心;练习书法时,从横平竖直中体会汉字结构之美。在亲手创作中,文化记忆在指尖晕染,让学生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文化认同与自信。

▲图为非遗文化课堂展示

队员们以“亦师亦友”的身份融入学生群体,晚自习的灯火下、操场边的谈心间,见证着少年们从羞涩到自信的蜕变。


二、调研篇:以行践知,守护心灵

“原来我们镇的故事这么精彩!”

“谢谢你们关心我们的想法”

——街头巷尾真切的回应

是队员们最珍贵的收获

聚焦星子镇实际情况,突击队精准开展“历史文化调研+留守儿童关怀”双维行动:

1. 文化挖掘:立足星子镇古商埠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明清为四省盐运枢纽)及舞火龙、“了舌饭”等民俗,通过史料梳理、实地走访与多方访谈,系统归集文化底蕴,为当地习俗保护传承及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实证支撑与对策建议;

▲图为突击队在星子镇实地调研

2. 心理关怀:针对星江中学留守儿童群体,紧扣“家庭-学校-社区”维度,从家庭依恋、学校心育、社会支持三方面,以问卷、走访、家访等方式开展研究,辅以心理团队辅导,为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支持体系提供依据。

▲图为队员到中学及其周边进行调研


三、创新篇:多方联动,共织成长网络

队伍以“支教”为原点,横向拓展服务边界,形成多维赋能的乡村教育支持体系:

1. 资源整合:联动共青团黄埔区委员会、当地学校,搭建“心理健康帮扶平台”,引入心理咨询服务。

▲图为本次暑期营活动座谈交流现场

2. 文化传承:打造“星子非遗文化进课堂”系列课程,指导学生在制作漆扇、练习书法等实践中,了解“舞火龙”“了舌饭”等民俗背后的文化密码,让乡土文化通过课堂浸润心灵。

▲图为“星子非遗文化进课堂”现场

3. 宣发助力:以“星江中学”为主题,用短视频记录学生在课堂学习、非遗制作中的蜕变,搭配深度推文解析乡村教育现状,既展现支教成果,也为当地争取更多社会资源与关注。

通过这样的延展,支教从单纯的教学行为,升级为“心理护航+文化扎根+社会联结”的综合服务,让教育帮扶更具可持续性。


四、青春答卷:在乡土中扎根,于奉献中绽放

“漆料调得刚好!”

“快跟上队伍的节奏!”

——逐梦暑期营里的欢笑声

是乡村教育最生动的注脚

从晨曦初露到星满夜空,11年的坚守让这支队伍更懂乡村教育的重量。队员们用专业与热忱,在星江中学的黑板上写下知识,在青少年的心田播下梦想,更在乡村振兴的宏图中刻下广商青年的担当。

▲图为“温情黄埔 ‘未’你而来”暑期营活动大合照

远方有光,脚下有路

晨曦逐梦的故事仍在续写

以青春之名,赴乡土之约

以教育为火,燃希望之光

撰文丨张福文 林嘉欣

图片丨李志越 林嘉欣 苏锦芝 戴文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福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5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