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杨怡 许花湘 冯韵然 汪荣芬 )为系统挖掘潜山市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以影像赋能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武昌理工学院影视传媒学院田野新青年志愿服务团之筑梦潜行调研团队,于7月29日深入安徽省潜山市文化馆,开展了为期一天的调研拍摄活动,以专业实践助力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
据悉,本次调研活动以“解码馆藏文明,传承地域文脉”为主题,在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团队成员深入文物展厅,聚焦国家级非遗潜山弹腔的独特韵律、桑皮纸制作技艺的匠心传承、痘姆古陶的发展历程等非遗文化展开调研拍摄活动。通过影像记录、文化馆工作人员的讲解,深入挖掘潜山市背后自然与人文交织的厚重历史底蕴。
深入文化宝库,触摸历史温度。在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团队成员进入了文物展厅展开拍摄调研活动。展厅内,潜山弹腔、桑皮纸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实物与影像资料,使团队成员得以近距离地感受潜山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书画展厅同样藏着潜山文化的别样风情。多幅以潜山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书画作品吸引着团队成员关注,团队成员们一边用镜头捕捉画作中独特的文化元素,一边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创作背后的故事。
对话文化守护者,探寻传承之道。团队与潜山市文化馆馆长围绕“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展开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馆内近年来在文物影像采集、非遗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潜山市文化馆馆长在交流中表示:“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仅限于实体的保存,更要让它们在数字世界里“活”起来,这样才能突破时空限制,吸引更多目光的关注。大学生实践团队的拍摄视角,为地方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打开了新窗口,将有力推动构建‘线上+线下’立体文化传播体系。”团队成员也积极分享了自己对影像赋能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想法,计划用新颖有趣的方式展现潜山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想法与文化馆的实践经验相互交融,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调研拍摄是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既为文化馆提供了专业化的影像资料,更让青年学子在触摸历史遗存的过程中,深切体悟“文化根脉”的深沉力量,实现了教学实践与文化传承的双向赋能。活动结束后,记者采访到筑梦潜行调研团队成员龙婷,她表示:“身临其境感知地方文化和非遗技艺,团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拍摄素材,更深刻地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作为影视传媒专业的学生,未来希望能用镜头讲好非遗文化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的历史底蕴。”(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汪荣芬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