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商都,亲临梦华 ——长安大学学子赴河南博物院、商都遗址博物院参观学习

发布时间:2025-07-31 19:3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孙宇菲   阅读 2.9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豫”见商都,亲临梦华

——长安大学学子赴河南博物院、商都遗址博物院参观学习

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孙宇菲、舒佳乐、李东阳、李乐晗、万俊恒、陈家萌、肖力维、刘爽欣、杨琳、段依凡、王忆、杨雨杰、林铭炜、罗浩、张昆尧、杜宣纬)为深入了解河南郑州历史文化和发展特色,7月22日,长安大学赴河南郑州“三行寻暖意·青春心向阳”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河南博物院及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参观学习,感悟古都之底蕴,弘扬中华文化之博大,培养心系家国之情怀。

上午9时许,实践队怀着满腔的热情踏着泥泞来到河南博物院参观学习。河南博物院是一所通过举办各种展览、讲座、教育活动等,向公众普及历史文化知识,增强公众的文化素养和爱国情怀的博物院,先后荣获“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实践队提前与金水区团委协调,受其指导,采用“学习与实践‘两手抓’的方式开展实践,深入了解国情民生。进入博物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华豫之门”雕像。“豫”字由“予”和“象”组成,可理解为人与象的组合。人推开象的形象,直观展现了“豫”字的起源,也象征着中原先民不畏艰难,勇于挑战自然环境的精神。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河南博物院参观学习

怀揣着对中原文化的好奇,队员们依次参观了《泱泱华夏·择中建都》、《明清河南》、《丹淅吉金——中原楚国青铜艺术》和《国宝特展》等展厅,进一步感受到商代先民的智慧,北宋都城的繁华以及铁路枢纽郑州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

图为实践队成员帮助孩子使用智能展版

下午1时,队员们抵达了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这座集中展示郑州商代都城历史文化,作为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核心标志性项目的专题遗址博物馆。队员们参观了“巍巍亳都王都典范——郑州商代都城文明展”,驻足观赏青铜器、玉器、骨器、陶器等珍贵文物,观看了利用沙盘模型、场景复原技术展示商城遗址出土文物、遗迹、考古研究、遗址保护成果等内容的微电影。这座融合了殷商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博物馆,让队员们流连忘返。在“守望保护”展厅单元,一名外国游客饶有兴致地阅读商都遗址保护事业的发展状况,队员们大方自信地与他打招呼,并用英语与其交流殷商文化,展现了中国青年的良好形象,向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殷商王朝的辉煌历史与灿烂文化无不震撼着实践队,更加坚定了队员们的文化自信。

图为实践队成员向外国友人介绍殷商文化

知史鉴今,行以致远。二十大精神指出: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更加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参观学习博物馆的过程中,队员们根据金水共青团指导,采用参观学习与社会实践并驾齐驱,学习知识与服务群众“两手抓”的方式,增长了个人知识,温暖了人民群众,弘扬了中华文化。为期一天的博物馆之旅,是青年与古都的邂逅,是灵魂与灵魂的共鸣,是对二十大精神中文化建设领域的美好诠释。

图为实践队全体成员及指导老师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的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孙宇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5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