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指尖传非遗,舌尖续文脉,让传统在实践中焕发生机

发布时间:2025-08-01 16:0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盈帆   阅读 1.5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剪纸翻飞,簪花生色;艾草清香,古法养生锤轻敲;粉角晶莹,冰粉沁凉...这不是博物馆的展览,而是发生在清远社区里的“非遗课堂”!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思诚书院“红星暖邻·医路童行”服务队,将剪纸、簪花、养生锤、清远粉角、传统冰粉等承载千年智慧的非遗技艺与美食,带进清城区图书馆,让“一老一小”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文化根脉,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指尖匠心:剪纸簪花,镂刻千年东方美

剪纸的镂空藏着千年故事,簪花的点翠凝着东方美学。服务队将非遗手作课堂搬进社区,深入浅出讲解剪纸中的民俗文化与吉祥寓意,细致演示簪花缠花、点翠等传统技法及干花保存技巧,每一步都承载着千年技艺的智慧。
“老手艺能教给年轻人,没失传真好!”退休的陈阿姨边剪纸边感慨。活动现场,一幅幅精美的剪纸窗花、一朵朵灵动的簪花在居民手中诞生。大家在动手实践中,深深体味到传统技艺的智慧与东方美学的独特魅力,为古老非遗注入新的生命力。

巧手养生:古法新传,艾香锤里蕴智慧

对长辈的关怀,融入传统中医养生智慧,服务队开设非遗养生锤制作课。教老人们辨识艾草、决明子等天然材料的养生功效,讲解古法穴位敲击原理,手把手传授这项蕴含健康智慧的老手艺。
老人们围坐,填充艾草、缠绕布袋,交流心得,笑语不断。“小时候见奶奶做过,这手艺门道真多!”一位阿姨举着成品笑道。三十多把散发清香的养生锤,不仅传递着健康,更承载着邻里温情与对传统养生文化的珍视,成为长者们的情感纽带。

舌尖非遗:烟火记忆,地道滋味续乡愁

烟火气里藏着文化根脉。服务队带清远非遗小吃粉角技艺进社区,讲述这道田间吃食变作地域记忆的故事,三十余位长辈在欢笑中包出满盘传统美味,指尖流转着旧时节庆的回忆。
   孩子们则兴致勃勃地学习制作传统冰粉,搭配红糖、果粒,复刻记忆中的古早风味。他们笔下的“我的小小冰粉铺”画作,充满了对传统滋味的热爱与童真想象。

食物,成为最温暖的非遗文化载体。这场“味觉传承”,不仅守护了地方民俗的根脉,更让社区弥漫起“共品传统、共话家常”的浓浓暖意。

从指尖跃动的千年技艺,到舌尖萦绕的烟火记忆,岭南职院学子的每一步实践,都饱含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与敬意。文化传承,绝非束之高阁的展示,而是融入日常的生动实践。这正是“百千万工程”下文化传承最动人的图景——当剪纸的纹样装点社区窗棂,当养生锤的节奏在巷陌回响,当传统小吃的香气弥漫邻里,非遗文化便真正在人们心中扎根生长。每个人,都成为了续写这璀璨文明的执笔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盈帆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0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