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日讯(通讯员 徐嘉敏)
7月14日,茂名高州杏花村文化驿站内笑语盈盈,掌声雷动。湛江科技学院“筑梦高凉”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精心策划的“从心出发,润泽童心”主题夏令营,于第十日迎来温情结营。从晨曦初露的积分兑换到夜幕下感人肺腑的大合唱,这场以关爱儿童心理健康为主线的活动,在孩子们满载的收获与不舍的泪光中画上圆满句点。
▲图为孩子们的成果展
“心”光闪耀:积分拍卖会赋能成长自信
清晨驿站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成长能量”积分拍卖会拉开序幕。孩子们紧攥前几日参与课堂互动、团队协作积累的积分卡,目光灼灼地穿梭于琳琅满目的礼品区。精心计算、互助共享的场景处处可见——这不仅是一次物质的回馈,更是对孩子们日常点滴努力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具象化褒奖。在随后的拍卖高潮中,孩子们化身勇敢的“小竞拍者”,为心仪的“神秘大奖”奋力争取。每一次举牌与成功的欢呼,都如星火般点燃其自我效能感与价值认同,在公平竞争中体验付出与收获的深层心理联结,悄然铸就自信基石。
“心”语传情:亲笔信笺润泽独特心灵
“筑梦高凉”团队深谙个性化肯定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滋养力量。队员们依据连日观察,为每个孩子亲笔撰写饱含深情的专属奖状与信件。当承载着具体优点描述与未来期许的信笺被郑重递交,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惊喜与珍视之情溢于言表。这一纸轻薄的肯定,恰似照进心灵的暖阳,精准回应了每个独特个体被“看见”、被理解、被无条件接纳的情感渴求,在幼小心田播撒下自我悦纳与积极成长的种子。
“心”剧绽放:舞台演绎疗愈心灵之声
为保障晚间结营晚会的完美呈现,午后炎炎,心理剧小演员们已在驿站舞台反复打磨。两部原创心理剧《龙眼树下的书信》与《龙眼树下的约定》,将夏令营中观察到的亲子沟通、同伴信任等心理议题巧妙编织于乡土故事。孩子们在实践团成员的引导下,通过角色代入与情感宣泄,学习以戏剧艺术表达内心困惑、寻求解决方案。这不仅是一次舞台排练,更是一场生动的团体心理辅导实践,让情绪在安全表达中得以疏导,社交与共情能力在协作中自然生长。
▲图为心理剧彩排进行时
“心”火永续:结营晚会汇成情感星河
夜幕降临,村民与家长齐聚驿站广场,结营晚会在期待中启幕。《稻香》的悠扬旋律裹挟着田野芬芳,抚慰人心;《我们的明天》唱响少年对未来的热切憧憬;诗朗诵《再别杏花》则流淌着诗意眷恋。两部心理剧的精彩上演,更将孩子们在团队支持下克服心理困境、建立健康关系的动人故事立体呈现,引发全场共鸣。当《再见》的熟悉旋律终场响起,台上台下汇成温暖声浪,志愿者与孩子们含泪相拥——这一刻,十天心灵陪伴的涓涓细流,已汇聚成照亮彼此前路的璀璨星河。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舞台上歌唱 本次“筑梦高凉”夏令营,以“从心出发,润泽童心”为核,将心理健康教育巧妙融入趣味活动与艺术表达。从积分激励中培育自信与规则意识,在亲笔信笺里播种个性化认同,借心理剧舞台搭建情绪表达的安全通道,最终于晚会集体仪式中完成情感的升华与告别。它超越了知识的单向传递,在乡村儿童心中筑起一座座坚实的心灵堡垒——那些被真诚注视过的眼睛、被温柔鼓励过的瞬间、被集体接纳的体验,终将化为抵御风雨的韧性,伴随他们勇敢奔向各自丰盈的明天。
▲图为实践队队员全体成员与孩子们的合照
撰文| 张灵
摄影| 陈智鹏
一审| 林钰淇
二审| 董华华
三审| 高兴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嘉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