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20日,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由27名师生组成的“茉乡明德”志愿服务队赴横州市,分支教宣讲与调研路线,开展以“茉莉飘香育德,青春筑梦振兴”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活动。
▲“茉乡明德”团队合影
支教宣讲组以上淇小学为阵地,将理论与当地实际结合。开设红影思享、劳动宣讲等特色课程,把乡村振兴战略以及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重要理念融入其中。通过讲述实际案例、播放相关视频等生动形式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同时,把茉莉花文化融入手工、绘画等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厚植爱乡爱国情怀。7月19日下午,新时代文明实践暑期专项活动——横州市“花乡公益课堂”暑期公益班暨此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汇演成功举办,让思政教育更深入人心。
▲支教宣讲组授课
▲成果汇演合影
调研组聚焦横州市茉莉花特色产业,深入中华茉莉园、极萃园、茉莉花交易市场等场所,通过实地走访、与从业者访谈、收集市场数据等方式,全面调研茉莉花全产业链。通过调研,志愿者们深刻了解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梳理出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契合点。他们深刻认识到,这一产业既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也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为理解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可感的实践案例。
▲调研组在极萃园调研学习
▲调研组在极萃园调研学习[横州市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茉莉花产业)产品展示中心]合影
志愿服务队将实践成果录制成“行走的思政课”。支教宣讲组以上淇小学校园文化为依托,借“公益课堂”开展教学并融入理论宣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筑牢信念之基。调研组走进茉莉花田,深入了解当地“公司+村民合作社+脱贫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展现产业振兴变化并纳入课程。
▲行走的思政课录制--《小茉莉·大理想》
此次“三下乡”活动,构建了“德育+产业+文化”三位一体的创新实践体系,为乡村教育与产业发展注入了蓬勃活力。志愿者以知识播撒梦想种子,以调研为茉莉花产业发展献思路。此次“三下乡”活动在各方努力下圆满落幕,这不仅是青年学子践行时代使命的生动注脚,更激励着广大青年以实际行动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用青春热血续写乡村发展的崭新篇章。
撰稿:彭昕阳
摄影:彭昕阳 梁秋芳 陈炬丞
审核:黄志海 韦旖扬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梁秋芳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