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针走线承古韵,湖南工商大学学子瑶寨探秘花瑶挑花

发布时间:2025-07-31 19:1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沈家欣   阅读 1.7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一针一线,绣出千年民族智慧;指尖流转,赓续古老非遗薪火。7月11日,湖南工商大学“古韵非遗,蓝印相续”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瑶王古寨,开启了一场深度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瑶挑花的实践之旅,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下乡”精神,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上午:初探古寨,惊艳指尖艺术

当日上午,实践队员们怀着对民族文化的浓厚兴趣,走进了瑶王古寨中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店。店内陈列的花瑶服饰色彩绚丽、纹样繁复,瞬间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队员们近距离观察这些承载着花瑶民族历史、信仰与审美的珍贵艺术品,感受着挑花技艺的精湛与独特魅力。挑花图案中蕴含的古老传说、生活习俗和对自然的崇拜,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和文化价值。

下午:拜师学艺,体验匠心传承

当日下午,实践队寻访到了当地的花瑶挑花非遗传承人。在传承人亲切的指导下,队员们得以零距离观摩这项古老技艺的现场展示。只见传承人指尖翻飞,彩线穿梭,无需底稿,全凭心记,一幅幅寓意吉祥、构图精巧的纹样便在土布上逐渐显现。队员们屏息凝神,认真记录着每一个步骤和技巧要点。

观摩学习后,队员们跃跃欲试,在传承人的手把手指导下,拿起针线,开始了自己的首次挑花实操体验。从最简单的针法、图案起步,队员们小心翼翼地尝试模仿。尽管动作略显生疏,线迹也不够流畅,但大家全神贯注,沉浸在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韵律中。传承人耐心细致地纠正手势、讲解配色原理和图案寓意,让队员们在实践中对花瑶挑花的技艺难度和文化内涵有了更切身的体会。一针一线的触碰,是对古老智慧的致敬,也是青年一代与非遗传承的生动连接。

意义:扎根乡土,赋能文化传承

此次深入瑶王古寨的实践活动,是湖南工商大学“古韵非遗,蓝印相续”实践队“三下乡”行程中的重要一站。它让青年学子们真正走出课堂、走进田野,亲身触摸和体验了花瑶挑花这一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与非遗传承人的面对面交流学习,队员们不仅增长了见识,学习了一项宝贵的传统技艺,更深刻认识到守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他们用青春的视角关注乡土文化,用实际的参与传递着对非遗传承的敬意与支持。

湖南工商大学学子们在瑶寨的飞针走线间,不仅是在学习一门技艺,更是在进行一场文化的对话与接力。他们用实际行动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注入了青春力量,也为乡村文化振兴描绘了动人的一笔。期待这支实践队后续带来更多精彩的非遗传承故事,也呼吁更多青年力量投身乡村,共同守护民族文化的根脉,绘就新时代文化繁荣的壮美画卷。

撰文 | 沈家欣

图片 | 陈文静 梁雨茜 熊翰文

审核 | 吴省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沈家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6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