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1日讯(通讯员吴燕玲)2025年暑期,为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中基层服务提质的要求,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新绿实践队走进湛江市霞山区银苑社区,开展为期两周的“双百行动”系列服务。18名队员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围绕趣味数学启蒙、传统文化美育、环保理念传播、养老服务调研四大主题,以课程教学、实践互动、社区调研等形式,构建起“教育赋能+文化传承+环保倡导+养老服务”的多维服务体系:面向社区孩子,带来别开生面的创新课程,让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让美育在动手实践中浸润心灵,更通过环保课堂播撒绿色理念;针对社区老人,开展针对性养老服务调研,送去关怀与温暖,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注入青春智慧。这份对“一老一小”需求的精准回应,既为社区注入活力,也以实践探索高校助力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图: 第十四届新绿实践队大合照
一、以数学教具为载体,赋能公益托管课堂
“当数字变成指尖的拼图,公式化作闯关的密码,数学也能成为童年的灵动色彩。”7月13日起,实践队率先为社区公益托管班带来趣味数学课程。队员们以鲁班锁、三角垛、七巧玲珑、魔力方块等教具为载体,设计了一系列动手实践课——鲁班锁课堂上,孩子们在拆解与组合中探索“空间咬合”的数学原理,两两分组比划角度、绘制步骤,在“拼出长方体”的欢呼中体会逻辑思维的“闯关乐趣”;三角垛课程里,通过球体拼装六面体的挑战,让抽象的立体几何变成可触摸的空间逻辑;巴什博弈(磁吸画板游戏)则融入“3的倍数”策略,让孩子们在竞技中发现“数学策略是制胜武器”。
图: 数学魔术、鲁班锁、七巧玲珑、三角垛、魔力方块课堂照片
此次课程使用的数学教具均由广州皓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爱心捐赠。此次活动是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与该企业深化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通过“产学研+公益”模式,既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亲近数学,也让大学生在教学中锻炼了沟通与创新能力,为校企协同服务社会提供了可推广的案例。
图: 数学教具照片
二、暑假爱心课堂点亮传统文化美育之光
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实践队开设了中国结编织、湛江特色美术创作、甲骨文立体书制作、团扇绘制、英语+手工五门美育课程。
中国结课堂上,队员们讲解其历史渊源与编织技巧,从平安结到吉祥结,孩子们在红绳的穿梭中感受“绳结寄情”的传统寓意;美术课以湛江元素为核心,金沙滩的浪花、骑楼的古韵、渔船归港的热闹……孩子们用画笔定格家乡之美,在提升绘画技巧的同时加深对故土的热爱;甲骨文立体书课程中,孩子们先描绘“火”“水”等甲骨文字,再用粘土立体呈现,让古老文字在书页中“跃动”;团扇课上,队员化身“非遗小老师”,带领孩子涂漆、创作,让传统团扇在现代画笔中绽放新彩。英语课上,队员带孩子们学做字母操,借肢体动作熟悉字母。随后用吸管、纽扣等拼剪“cat”“goat”等单词,孩子们自主搭配、调整,既拼对单词,又追求作品美感,尽显美育与语言学习的融合。
图: 中国结编织、湛江特色美术创作、甲骨文立体书制作、团扇绘制、英语+手工课堂照片
“原来传统文化不是课本里的文字,是能亲手做出来的美好。”一位孩子举着自制的团扇说道。课程在实践中种下传承种子,让青少年沉浸式感受中华美学的深厚底蕴。
三、环保课堂进社区,童心共护地球家
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7月23日,实践队联合银苑社区开展环保主题课程,让绿色理念通过互动深入人心。
垃圾分类课上,“抽卡片投垃圾桶”“垃圾转盘竞答”等游戏点燃热情,孩子们在欢笑中掌握“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水资源保护课上,队员带领孩子用纱布、活性炭、石英砂制作简易过滤器,看着浑浊的水变清,孩子们直观理解“物理净化”原理,结合本地水资源现状学会节水小技巧;环保生活小窍门课则聚焦“变废为宝”,矿泉水瓶改造成花盆、旧报纸折成收纳盒,十余个家庭环保妙招让“低碳生活”成为可操作的日常技能。
“以后饮料瓶不扔了,要做成笔筒!”孩子们的话道出课程实效——环保的种子已悄然播撒,绿色生活理念正融入日常认知。
图:垃圾分类、水资源保护、环保生活小窍门课堂照片
四、聚焦居家养老需求,探索养老服务优化路径
为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7月23日至25日,实践队以“银龄调研传温情—新绿实践队赴霞山区双百行动”为主题,深入小区、街道、公园开展调研。队员们带着问卷与老人耐心交流,对视力不佳或书写不便的老人逐条念题记录,全面收集健康维护、生活照料、社会参与、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调研发现,当前养老服务存在四大短板:基础健康服务覆盖不足、上门服务预约不便、老人参与社区活动受信息不畅与时间冲突制约、集体活动形式单一且宣传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实践队结合社区实际,提出系列优化建议:定期开展健康讲座与义诊、建立便捷预约渠道、整合商户资源形成服务清单、丰富活动形式并拓宽宣传渠道等。“调研不是终点,是服务的起点。”实践队表示,将持续关注社区养老进展,以青春智慧助力构建更有温度的养老生态。
图:实践队成员开展社会调研照片
此次新绿实践队以“双百行动”为载体开展的两周服务,既是对城乡基层需求的精准回应,更是大学生实践活动参与“百千万工程”的具体探索——通过趣味数学课程的创新设计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美育课程滋养学生心灵,用调研献策助力社区治理优化,构建起“教育赋能+文化传承+环保实践+养老服务”的多维服务体系。这种以“双百行动”为纽带的“高校+社区+企业”协同模式,既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和推广的实践经验,也彰显了青年力量在推动“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中的担当,让青春之花在基层振兴的沃土上持续绽放。
撰文 | 林俊儒、吴燕玲、郭阮英、黄瑞淓、简丽雪、朱海仪
图片 | 新绿实践队宣传组
一审 | 吴燕玲
二审 | 勒妍、林肖丽、王丽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燕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