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1日讯 (通讯员 冯欢)为积极响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战略部署,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航“银龄青芽”实践团经过提前规划、精细筹备,目前已整装待发,正式开启暑期“三下乡”实践征程。这支由护理及药学专业青年学子组成的团队,将以专业护航为初心,以服务乡邻为使命,带着对乡村健康事业的热忱与担当,扬帆起航,奔赴惠州市惠城区水口街道上村基层一线,聚焦“一老一小”群体需求,用青春力量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多方联动备征程,筑牢实践基础
2025年7月3日,由护理及药学专业的青年学子组成的护航“银龄青芽”实践团在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惺园”完成出征前最后筹备。在带队老师黄淑萍、指导老师赖科林及护理学院党总支书记江有的带领下,队长张紫怡与成员冯欢、戴思思、黎晓艳、李颖孜、蔡培琳、刘芸彤、钟秉廷、李文杰、黎祝南全体实践团成员齐心协力,从专业技能打磨到物资行程规划逐项落实,从义诊筹备到中医养生文化传承,力求以最佳状态服务水口街道上村基层。出发前,江有书记针对交通、住宿、饮食等方面开展全面安全教育,为实践活动筑牢安全防线;黄淑萍老师则重点关注团队凝聚力建设,引导成员在协作中增进信任,提升应对困难的能力,为团队高效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图为实践团三位指导老师及全体成员出发前大合照
精细筹备抓细节,夯实服务能力
为确保“三下乡”活动精准落地,实践团从多维度开展前期准备:
打磨科普载体:成员反复推敲修改健康科普课件,并进行试讲演练。黄淑萍老师从上台礼仪、麦克风使用、语速控制到现场互动等细节逐一指导,确保健康知识能生动传递给村民。
图为成员戴思思在出发前对授课PPT的试讲
强化耳穴压豆技术:通过刺激耳部穴位来调节身体机能。带队老师黄淑萍现场以一位同学为模特,教学成员们对疼痛、感冒、失眠、鼻炎等常见疾病的耳穴位以及贴敷手法,希望能在下乡时运用所学知识为村民缓解病痛。
图为指导老师黄淑萍为实践团成员们进行耳穴压豆操作示教
心肺复苏技术(CPR)演习:为提升团队应急救护能力,实践团特别开展了专业的CPR模拟训练。成员们轮流实操,在反复练习中规范动作,强化应急救护能力,为下乡期间对村民传授急救技能技术做好充分准备。
图为成员钟秉廷在出发前练习心肺复苏技术
统筹活动安排:确保活动顺利开展,队长张紫怡与当地相关部门积极沟通,确定活动开展的具体时间、地点和主题。为确保每日健康科普课堂、授课场次、义诊、入户走访和调研等工作的开展,队长张紫怡都进行了细致的安排,确保活动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
图为队长张紫怡与全体成员们一同讨论出发前的准备事项
保障物资到位:筹备充足的物资是“三下乡”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实践团对所需物资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清点,准备了义诊所需的医疗物资如手消毒液、棉签、耳穴贴,急救演练的模拟人等,确保义诊和授课的顺利展开。
图为实践团出发前准备的义诊物资
精准设计调研:聚焦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影响,才能精确瞄准调研需求。在设计“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影响与支持需求调查问卷”的过程中,赖科林老师针对问卷调查中部分表述模糊和不当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帮助实践团成员们完善问卷逻辑,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图为指导老师赖科林和实践团成员们共同探讨“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影响与支持需求调查问卷
整装待发赴基层 青春担当写华章
据悉,此次实践活动从科普课件的反复打磨、专业技能的强化培训,到活动流程的细致规划、物资、问卷的精心准备,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团队的用心与担当。护航“银龄青芽”实践团已整装待发,实践团的队员们已做好充分准备,带着对水口上村“一老一小”的关怀与助力乡村振兴的初心,满怀热忱地准备用专业知识与实干行动,在惠州惠城区水口街道上村的土地上书写青春担当,让“三下乡”的实践之花绽放出别样光彩。
图片| 护航“银龄青芽”实践团
文稿| 冯欢
编辑| 张紫怡
初审| 张紫怡 冯欢
复审| 黄淑萍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紫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