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石来运转”突击队深入雷州市沈塘镇开展石狗文化传承与振兴实践调研

发布时间:2025-08-01 13:4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邓雅倩 林丽敏   阅读 1.5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为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2025年7月15日,广东工业大学“石”来运转——雷州石狗数智创研突击队奔赴雷州市沈塘镇,以数智技术为手段,探寻雷州石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之路,为当地文化振兴与区域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深入乡村一线,倾听石狗故事

“石来运转”突击队深入沈塘镇村落,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结合线下走访的方式,与当地村民面对面交流,了解石狗文化在民间的根基。队员们走进田间地头、村口巷尾,倾听村民对石狗文化的记忆与期待。

图为“石来运转”突击队与当地村民进行交流

踏遍乡野遗迹,解码石狗文化

队员们前往雷州市博物馆、雷祖祠、三元塔等地,用镜头记录散落乡野的石狗雕像。从博物馆内的石狗珍品到街道间的零星雕塑,突击队细致梳理其雕刻技艺、纹饰寓意与民俗关联,全面摸清文化传承现状。

图为“石来运转”突击队进行实地调研

座谈交流,共探振兴路径

突击队采访了雷州石狗非遗传承人陈应葵先生,听他讲述石狗历史及雕刻技艺。陈应葵先生介绍,石狗雕塑形状各异,雕刻需经画线稿、捏泥胚、选材等九道工序,每一步都需要耐心和恒心。同时,石狗雕刻难度大、成本高,是阻挡年轻人传承的主要障碍,如何提高其经济效益成为破解传承问题的关键。

图为“石来运转”突击队采访雷州石狗传承人陈应葵先生

此外,突击队与雷州市政府、广东应葵雕刻艺术有限公司召开座谈会,围绕石狗文化保护与区域发展的深层联结展开探讨。会上,队员们结合调研数据,剖析当前传承困境:资金短缺制约非遗工坊发展,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传统传播方式适配性不足。政校企三方共探破局路径,确定“数智赋能+文旅融合”的协作方向,包括利用扫描技术为石狗建立数字档案、开发VR非遗研学路线、设计相关课程,以及将石狗元素融入乡村空间设计与文化活动等。

图为“石来运转”突击队参与政校企座谈会

数智传播,唱响石狗新声

为扩大石狗文化影响力,突击队搭建直播平台,拍摄石狗宣传片和纪录片。镜头中,既有陈应葵先生讲述石狗历史时的神采飞扬,也有队员们带着文创奔跑的画面,配上轻快的背景音乐,展现石狗的老故事和新活力。直播时,队员们带网友“云逛”石狗非遗工作室,介绍石狗文创,趣味科普纹饰寓意,搭配创意KT板增强互动感,直播间的秒杀环节瞬间点燃气氛,评论区互动踊跃。

图为“石来运转”突击队进行雷州石狗宣传片拍摄

图为“石来运转”突击队进行雷州石狗及其文创产品直播

青春力量,助力文化振兴

“石”来运转——雷州石狗数智创研突击队以村民需求为根基、以数智技术为桥梁,让石狗文化从乡野记忆走向现代生活。这份实践中,既有非遗传承人的坚守、村民的殷切期盼,也有青年的创新活力——石狗不再只是静默的雕塑,而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乡土与世界的文化符号。

从数字档案到萌系文创,从云端直播到研学蓝图,青年担当始终贯穿其间。这份对文化的赤诚与对振兴的担当,恰是百千万工程中青春力量的生动注脚——让非遗“活”起来,让乡村“兴”起来,突击队步履不停,共赴文化与振兴交织的新程。

图为“石来运转”突击队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邓雅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0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