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1日(通讯员李慧欣 闫梦寒)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诗韵探行,雅句传薪”暑期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7日在江苏省淮安市长安社区的暑假托管班中带来了别开生面的诗词教育课堂。这次传统文化教学活动让孩子体会传统诗词中所蕴含的美感与力量,让文学的胚芽在童年悄然种下,也使中华传统文化在新一代得到传承。
夏日炎炎,由团队成员潘羽茜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堂别开生面的诗词小课堂。正是这一次次精心准备的课堂,为长安社区的孩子们搭建起通向千年文韵的桥梁,牵起一只只稚嫩的手去触摸刘长卿《江中对月》中那一轮皎洁的月。唤醒一颗颗幼小的心去体会李白《上李邕》中那一腔沸腾的血。
诗韵传承——童声诵诗句,童心悟诗意
在课堂中,成员担任起了老师的角色,通过多种环节,与学生互动等多元的形式为孩子们讲解了李白的《上李邕》与徐长卿的《江中对月》,带给了孩子们对古代诗词的新认识,同时在富有趣味性的互动课堂中让孩子用心体悟诗词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与意义。
团队成员同时在课堂中设计了许多自主朗诵环节,让孩子富有感情的诵读诗句,不仅能够纠正某些字词的错误发音,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有感情的朗读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声音去体会诗人想要借文字传达出来的情感。图为长安社区小朋友进行生字朗读 潘羽茜供图 教中感悟——组员在课堂上的收获
本次实践活动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各种知识,参加活动的组员同样在活动中也是受益匪浅。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成员们学会了如何用更简单,更生动的语言去表达复杂的诗意来让年幼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比如,在讲解李白的《上李邕》时,成员潘羽茜尝试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与孩子们熟悉的动画片《大鱼海棠》联系起来,让他们想象大鹏在天空中翱翔的壮丽画面。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甚至有人脱口而出:“老师,李白是不是像动画片里的神兽一样厉害?”这样的回应让组员感到欣喜,也更加坚定了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方式去讲述诗歌的决心。
在教学中,组员设计了一个“生字卡游戏”,将诗句中的关键词制成卡片,让孩子们通过抽卡、配对的方式学习生字和诗句。首先进行提问,有没有小朋友可以读出这个字,孩子们都非常积极的举手。
寓教于乐——纸花绽科学,畅谈航天梦
本次实践活动除了诗词教学之外,实践团队还本着“寓教于乐”的原则为孩子们准备了了解科学与航天知识的趣味实验与图片。这三个部分也象征着孩子们在传承过去的基础上,更应该把握现在,开创未来。
在诗词教学之后,成员潘羽茜还向孩子们展示了火箭和太空的照片,讲述了人类一直以来都有“上九天揽月”的梦想。在一双双好奇的小眼睛注视下,团队采用了更贴近孩子们生活的问题,询问小朋友们是否看过喜之郎的广告,里面就讲了小孩有当太空人的梦想。小朋友们是否有同样的愿望呢?得到了统一齐声的回答。此刻,成员们不仅是老师,更像是一位位引导者,带领长安社区的孩子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为了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热情,实践团队还组织孩子们进行最后的纸花绽放实验。当孩子们将纸花放进装满水的水桶里后,一朵朵纸花在期待的注视下缓缓展开。小小的房间里响彻孩子们的欢呼。通过小小的纸花实验,孩子们了解了纸花绽放背后所蕴含的原理。这次实验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激发孩子们对世界的好奇与热爱的踏板,让孩子们体会到了科学的乐趣。
这场诗词与科学交织的暑期之约,没有复杂的理论,却在孩子们的笑声与惊叹中,悄悄埋下了两颗种子 —— 一颗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一颗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而这些种子,正如水中绽放的纸花,终将在时光里慢慢舒展,开出属于他们的精彩。(记者 潘羽茜 通讯员 闫梦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慧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