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家界桑植县的青山绿水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静静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文化。今天,让我们跟随湖南文理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武陵霓裳·桑植寻音”先行队队员镜头与问卷,走进桑植,聆听傩文化市级传承人喻明师的故事,同时倾听村民们对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心声。
一、傩文化传承人喻明师:一生的热爱与坚守
喻明师,张家界桑植县马合口白族乡傩文化的守护者,从小在白族聚居地长大的他,被傩戏的神秘与魅力深深吸引,从此踏上了学习与传承傩文化的道路。
喻师傅告诉我们,桑植马合口白族乡的傩文化融合了白族信仰、习俗以及周边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傩戏表演,从选日子、准备道具到正式演出,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仪式感与敬畏之心。那些色彩斑斓的面具、精美的服装以及独特的唱腔,都是白族人民智慧与审美的结晶。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傩文化的传承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减弱,资金短缺,现代文化的冲击,都让傩文化的传承之路充满坎坷。但喻师傅没有放弃,他尝试将傩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努力让古老的傩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二、村民视角下的非遗认知与参与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桑植县非遗文化的传承现状,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广泛收集了村民们的意见与看法。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村民对桑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所了解,尤其是桑植民歌和仗鼓舞等项目更是深入人心。他们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家庭长辈讲述以及节庆活动等渠道接触非遗,认为非遗文化对本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参与非遗活动方面,虽然部分村民有过参与经历,但整体参与度仍有待提高。许多村民表示愿意学习非遗技艺,但缺乏机会和平台。同时,他们也指出了非遗传承面临的主要困难,如缺乏年轻传承人、资金不足、宣传推广不够等。
三、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希望与挑战
面对非遗传承的困境,喻师傅和村民们都表达了自己的期望与建议。喻师傅希望政府能加大对傩文化的保护和支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政策上的帮助,让传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他也期待更多的年轻人能加入到非遗传承的队伍中来,让古老的傩文化得以延续。
村民们则提出了更多具体的建议。他们希望政府能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非遗项目,组织培训活动培养传承人,举办非遗展览和演出扩大影响力。
四、结语:共筑非遗传承的未来
桑植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片土地上的宝贵财富,它们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记忆,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喻明师师傅的坚守与村民们的热情让我们看到了非遗传承的希望与力量。
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为桑植县的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政府的政策支持、传承人的不懈努力,还是村民们的积极参与,都是推动非遗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桑植县的非遗文化定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通讯员: 吴馨瑶 潘一凡 成雨晏 )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成雨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