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要求,华南理工大学流光实践团于近日走进鹤山市第三中学,正式启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本次支教活动中,流光实践团为乡村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日体验。团队通过开展科普支教活动等举措,将专业优势与基层需求精准对接,在助力粤北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彰显新时代青年学子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夏令营开营仪式合照
科普破壁:“智汇未来”点燃AI梦想
“智汇未来,能创无限”人工智能主题讲座上,实践团队长王淇、王宇屹与鹤山三中学生围绕“科技+生活”的时代命题展开深入交流。他们以扎实的专业学术知识和创新的互动教学形式,将深奥的科学原理转化为触手可及的体验,获得了学生们的热烈反响,使得知识传递在互动中自然发生,科学魅力于实践里悄然绽放。流光实践团以专业与情怀,破除“科学高门槛”认知,激发中学生探索科学世界的兴趣,同时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中学科技均衡发展,实现青少年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贡献青年智慧和力量。
图为人工智能讲座互动现场
悦动盛夏:趣味运动会凝聚欢乐情谊
7月16日,实践团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运动会。在此次趣味运动会中,学生们分组参与,欢声笑语不断,脸上洋溢的笑容彰显着运动带来的快乐,运动会增进身心健康的目标完美达成。此次运动会获学生与校方一致认可,不仅增进了同学情谊,还拉近了实践团成员与学生的距离,为后续夏令营活动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图为学生们在“跑步井字棋”活动中奋勇争先
匠心传承:非遗拾粹浸润文化根脉
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探索非遗技艺在当代社会的创新表达,实践团于7月18日开展了“乘古迹遗风,扬匠心匠魂”主题非遗拾粹日活动。活动现场,队员们分组带领同学们切身感受扎染魅力,用巧手实践古代工艺,用非遗文化浸润童心,为传统技艺注入青春动力。当靛蓝色的染料浸透洁白的布匹,当最终作品在麻绳上迎风舒展,同学们晾晒出的不仅是一件件布艺扎染作品,更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历史文脉的传承。
图为老师带领学生们学习扎染
探秘自然:“梧间凝痕”共谱生态乐章
在“风衔草木,梧间凝痕”自然探索主题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引领同学们走出教室,漫步校园探寻植物奥秘,亲手采集并制作标本,将美好回忆永久留存,让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然世界的奥秘,发现自然之美,奏响生态环保乐章。这堂走出教室的手工课,不仅让学生体验标本制作工艺,更以创新形式诠释了“美育浸润行动”的深刻内涵,让自然之美与匠心之韵在青春指尖永恒绽放。
图为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制作滴胶标本
职海初探:规划游戏启蒙未来航向
“规划未来,职掌人生”主题职业规划日活动旨在带领同学们找寻个人职业发展的可能,通过四大主题板块——社交沟通、动手操作、创意艺术、逻辑推理,将职业探索与沉浸式游戏深度融合,为乡村青少年搭建职业启蒙平台。这种创新形式将职业能力转化为可感知实践体验,为同学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职业启蒙之旅,也为“百千万工程”注入高校青春动能。
图为“你画我猜”游戏中充满着欢声笑语
当青春智慧遇上乡村热土,一幅教育振兴的生动画卷正在南粤大地徐徐展开。此次支教活动,华南理工大学流光实践团的学子们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以躬身力行的姿态诠释青春使命,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澎湃的青年力量。(通讯员:司御兰 吴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宇屹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