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萤火虫服务队,于7月20日至26日在大庆市林甸县西北社区,为20余名乡村儿童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关爱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31 18:3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梓怡   阅读 1.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20日至26日,佳木斯大学萤火虫服务队萤火筑梦,育爱童行”社会实践队走进大庆市林甸县西北社区,为20余名乡村儿童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关爱活动。实践队通过安全教育、梦想启蒙、文化体验等多样化活动,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收获知识,在互动中快乐成长。

实践队首日便以“安全小卫士”为主题开课,通过情景模拟、动画短片和知识问答等形式,向孩子们普及防溺水、防拐骗及交通安全知识。“安全知识大闯关”环节里,孩子们积极参与抢答,答对的孩子获得了定制京剧变脸奖品。五年级学生小宇举着奖品开心地说:“原来吃零食要先检查包装!”此外,实践队还组织孩子们绘制“安全地图”,标记家庭周边的安全隐患点,让孩子们将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未来职业画像”活动中,实践队运用AI技术为孩子们绘制专属职业形象。队员们耐心询问每个孩子的职业梦想,随后用AI绘图工具生成对应的虚拟形象。当孩子们看到自己化身警察、医生的形象时,都露出了惊喜的表情。队员们还向孩子们介绍不同职业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各类职业。

活动设置的“传统与现代”双主题课堂深受孩子们喜爱。扎染工坊里,孩子们用皮筋、冰棍杆创作,制作出带有独特彩色纹样的作品,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三年级学生小雨展示着自己的作品,骄傲地说:“我把蝴蝶和雪花扎进了手帕里!”科学实验课上,“火山喷发”“彩虹雨”等趣味实验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队员们通过“现象观察-原理讲解-生活应用”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科学的奇妙。

依托大庆本地红色资源,实践队开展了红色教育活动。“铁人故事会”上,队员们用方言讲述王进喜的感人事迹,孩子们听得十分认真。之后,实践队带领孩子们参观林甸县红色教育基地,通过老照片和旧物件,让孩子们了解那段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

针对乡村儿童情感教育需求,实践队设计了“双向奔赴的友谊”“面对愤怒的小妙招”等课程。“我的情绪小怪兽”绘画活动中,孩子们用色彩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情绪糖果配料表”环节,孩子们写下自己的内心想法。结营仪式上,孩子们互赠手写友谊卡,许下“做一辈子好朋友”的约定。

林甸县西北社区代表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填补了孩子们暑期教育的空白,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梦想的种子。实践队队长则表示,未来将继续开展教育帮扶活动,让更多乡村儿童感受到关爱与温暖。

这份双向的温暖不会褪色。我们会让这束光一直亮着,成为孩子们回头时能望见的灯塔,也成为我们青春里永远发烫的记忆。时光会记得,曾有一群人与另一群人,用真诚交换真诚,用热忱点亮热忱,让每一颗幼小的心灵都能在微光里,慢慢长出飞向世界的翅膀。

未来,萤火虫服务队会继续提着微光走向更多田野乡间。我们会记得孩子们眼里闪烁的星子,把知识的种子播得更匀,把欢笑的涟漪荡得更远。会带着新的故事和耐心,蹲下来听每一个稚嫩的提问,陪他们数完夏夜的萤火虫,也陪他们在画板上涂满对远方的想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梓怡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6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