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1日讯(通讯员 蔡欣睿、朱子扬、张翼) 2025年7月31日,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橘’世无双,‘械’逅未来”研究生社会实践团一行,来到湖北省宜昌市夷陵红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公司办公室张主任的带领下,实践团先后走进柑橘果园、储藏库,观摩产品分选机和机械臂作业现场,深入探寻科技如何为柑橘产业的种植、储藏、加工全链条注入新动能。
▲图为办公室张主任带领团队成员参观
果园里的“智慧经”:生态种植暗藏科技玄机
实践团首先踏入夷陵红公司的核心柑橘果园。连片的柑橘树沿山势错落排列,翠绿枝叶间,饱满的果实若隐若现,果园地面覆盖的绿色生草如地毯般铺开,既锁住了土壤水分,又遏制了杂草生长。
张主任指着田间分布的白色设备介绍:“这些是土壤墒情传感器,能实时监测土壤的养分、湿度数据,技术员根据数据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实现精准灌溉。”他还提到,果园里的虫情测报灯通过诱捕害虫并分析种类数量,为病虫害绿色防控提供依据,减少了农药使用量。
▲图为张主任为团队成员讲解果园相关技术
实践团成员发现每棵果树上都挂着“生长档案”牌,详细记录着种植时间、品种特性及历次修剪、施肥等管护信息。大家围绕果树生长周期与智能设备的协同应用等问题与张主任交流,并不时用手机拍摄智能化管理设施,为后续研究积累素材。
储藏库的“保鲜术”:恒温技术锁住柑橘鲜度
在张主任的带领下,实践团来到公司的柑橘储藏库。推开库门,一股凉爽的空气扑面而来,库内整齐码放的柑橘箱上,清晰标注着入库时间和预计出库日期。“储藏库采用恒温恒湿技术,温度稳定在5-8℃,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能让柑橘保鲜期延长2-3个月。”张主任解释道。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细心学习储藏库的相关知识
在储藏库入口的检测区,工作人员正用手持设备对刚采摘的柑橘进行糖度、酸度检测。张主任强调:“只有各项指标达标的柑橘才能入库,这是公司保障产品品质的第一道关卡。”实践团成员详细询问了库容量、能耗控制等细节,对“科技+管理”的保鲜模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车间里的“智能范”:分选机与机械臂提速加工
最后,实践团走进加工车间,重点观摩产品分选机和机械臂的作业场景。柑橘经输送带进入分选机后,光学检测系统快速识别果实的大小、色泽和表面瑕疵,瞬间完成分级并输送至不同收集区域。“这套设备每小时能处理上万颗柑橘,分选精度比人工提高30%以上。”张主任的话让成员们纷纷驻足观察。
▲图为张主任向团队成员展示车间智能机器
在分选机下游,机械臂正按照设定程序,精准抓取分级后的柑橘并装箱,动作流畅迅速,整个过程几乎无需人工干预。实践团成员围绕分选机的算法逻辑、机械臂的调试维护等专业问题与张主任深入探讨,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讨论声。
此次探访,实践团在张主任的细致讲解下,全面了解了夷陵红公司从种植到加工的全链条科技应用。成员们表示,这些实践案例为研究智慧农业与柑橘产业的融合提供了鲜活样本,后续将结合专业知识,为推动产业升级贡献更多思路。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翼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