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湖北经济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中心“希望之光”支教队29名志愿者在荆门钟祥市柴湖镇小学圆满完成20天支教活动。这支深耕乡村教育十余年的队伍,持续为乡村地区的孩子们提供教育支持和关爱。
▲图为志愿者陈梦颖开展剪纸课
▲图为志愿者车学怡开展国防教育课
▲图为志愿者杨还开展趣味经济课
除了基础课程以外,“希望之光”支教队发挥高校专业优势,开设手工、物理小实验、国防教育、趣味经济学等特色课程。国防教育课上,志愿者车雪怡以系统的知识体系、生动的案例解析与沉浸式教学实践,为孩子们搭建了理解国防、认知国防、投身国防建设的重要平台;而“趣味经济学”课堂上,志愿者杨还准备了“文具交换游戏”和“魔法商店”互动环节,成功地将抽象概念具象化、生活化,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基础的经济思维。这些课程如同璀璨繁星,点亮了乡村课堂的无限可能。
▲图为文艺汇演现场
▲图为二(四)班合唱《小美满》
▲图为支教队队员参观大柴湖移民纪念馆
“二十天是爱与希望的双向成长”,队长段雅馨总结道。在支教期间举办的“童心飞扬”文艺汇演中,十个班级学生全员登台展示自信风采,从最初的羞涩拘谨到自信绽放,用歌声、舞蹈和朗诵勇敢展现自我,收获了巨大的快乐与成长。对于支教队员们而言,深入大柴湖移民纪念馆的沉浸式参观,让他们深刻感悟移民群众“战荒湖、建家园”的奋斗精神,实地汲取了宝贵的精神力量,进一步淬炼了服务乡村、担当使命的信念。
▲图为支教队队员和部分学生合照
“我们将持续响应乡村振兴号召,把青春汗水浇灌在乡村教育一线。”指导老师朱锦煇强调。二十天的坚守,是爱与希望的接力;四百八十小时的陪伴,是心与梦想的双向奔赴。队员们在躬身实践中淬炼责任担当,赓续志愿薪火,以点点微光汇聚成乡村教育振兴的星火,将这份跨越山海的深情厚谊,化作照亮未来的恒久力量。
撰文 |陈欣 陈梦颖
图片 | 马芷怡 刘嘉豪
审核 | 吴胜男 朱锦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梦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