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家吹响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与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心光启航” 实践团毅然扛起使命,向着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的乡土深处走去。他们把心理学专业当作利刃,用青春热血作为燃料,在这片土地上深耕心理帮扶的沃土,播撒产业助农的种子 —— 这不止是一次实践,更是一场用专业点亮乡土希望、以行动回应时代召唤的远征。实践团坚信,只有让专业扎根大地,与乡村同呼吸、共成长,才能在振兴之路上踏出属于青年一代的铿锵足迹,让使命之光在乡野间灼灼绽放。
为响应国家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与乡村振兴号召,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光启航”实践团深入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运用心理学专业力量赋能乡村发展,从心理帮扶到产业助农,探索专业与乡土共生的振兴路径。
图一 实践团成员与蓝口镇中心小学学生合影
心理课堂:构筑心灵防护网
实践团在蓝口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系列心理辅导课程,聚焦情绪管理与社交能力双维度发展。通过情绪标注技术和ABCDE认知行为模型,强化儿童情绪识别、调节及认知重构能力;同步运用绘画投射、角色扮演及情景模拟等体验式技术,针对性训练非言语信息解读、冲突解决及同伴关系建设等社会技能。课程设计融合元情绪能力培养(接纳/视角转换/行为调控),提升68位小朋友的情绪智力与社会情感能力,为其心理健康发展构建核心支持系统。
图二 心理辅导课程抓拍
留守儿童走访:点亮成长微光
课堂之外,实践团走进蓝口镇留守儿童家中,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帮扶。心理组队员们拿出OH卡、画笔当“翻译官”,结合发展性访谈,引导孩子表达情绪、增强自我认知,并优化亲子沟通。在咨询过程中运用共情、释义、放松训练等技术策略,协助儿童建立安全感与自信心,同时借助目标设定练习激发学业动力,此活动有效帮助孩子们提升了情绪调节与人际交往能力,也让志愿者更深入理解了乡村儿童心理需求,为后续持续服务提供了重要依据。
图三 留守儿童入户走访途中
青春助农酿“蜜”方深山蜂场拓新路
心光启航实践团深入河源东源县连永示范蜂场,在蓝口镇团委支持下开启助农实践。养蜂人叶师傅轻掀蜂箱盖,向队员们揭示“30天酿蜜法则”:“控温湿、防病害、待蜜熟,方得一瓶纯正蜜。”团队成员亲尝现采蜜液——舌尖初感清甜,后涌醇厚回甘,印证了叶师傅“零添加”的品质坚守。
图四 峰场负责人正在向团队成员介绍产品包装
为破解深山好蜜“出山难”,团队多管齐下。设计原木风包装凸显蜂舞山林意象,拍摄养蜂纪录片讲述叶夫妇匠心故事,更筹备直播间直接带货深山蜂蜜,让消费者透过屏幕感受“从蜂箱到舌尖”的鲜活品质;当粘稠蜜液在口中化开,队员们尝到的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读懂了三十载匠心的重量。这场助农行动,正以青春创意为养蜂人的坚守插上翅膀,让深山蜜香飞出重峦叠嶂,甜润万里人间。
双轨赋能:乡村振兴的“心”维度
乡村振兴需心理建设与产业升级协同并进。心理学技术浸润乡土,是培育未来建设者心理资本的关键;深山匠心与课堂干预,皆是对“耕耘”本质的呼应。在广东“百千万工程”框架下,科技助农夯实产业之基,心理赋能厚植人才之壤——唯此身心共沃的生态,方能孕育可持续的振兴之花。心光启航实践团将持续以专业力量护航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务实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图五 团队成员合影
撰文 | 沈家丽 潘思彤 陈铟铟
图片 | 谢凯欣 吴晓彬 陈熙
审核 | 黄心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心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