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日讯(通讯员:刘纹菲)7月18日至21日,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汇聚知行微光,共绘沃土新卷”—六汪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实践结束深入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围绕旅游产业专题开展调研,聚焦共享茶舍、塔桥村农文旅项目及祝兹陶瓷工坊,探索农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
茶旅融合:悬泉村共享茶舍的“一片叶子”经济
7月19日上午,实践队抵达悬泉村共享茶舍。茶舍集茶叶生产、研学体验、电商销售于一体,团队成员实地观摩了制茶工艺,从杀青、揉捻到烘焙,感受传统技艺与现代管理的结合。戴老师介绍,通过统一品牌包装、开办电商直播,当地茶农年均增收显著。团队成员还注意到,茶舍将茶园观光与茶文化体验相结合,吸引游客参与采茶、炒茶活动,形成“研学+消费”的闭环模式,为乡村文旅注入新活力。
图 1 团队成员尝试沏茶
图 2 参观共享茶舍直播间
农文旅融合:塔桥村的“美食+乐园”
当日下午,实践队走进塔桥村农文旅项目。团队成员重点考察了村内特色餐饮与休闲娱乐项目的融合发展模式,包括萌宠乐园、卡丁车等体验项目。村支书介绍,通过整合餐饮、游乐等资源,塔桥村形成了“美食+体验”的特色产业链,有效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河畔露营区的打造,进一步丰富了旅游业态,成为吸引年轻群体的亮点。
图 3 塔桥村萌宠乐园
图 4 团队成员在塔桥村合照
文化赋能:祝兹陶瓷工坊的非遗传承
7月20日上午,实践队探访祝兹陶瓷工坊。工坊以汉代祝兹文化为核心,团队成员观看了师傅制作陶艺的全过程,深入了解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创新。陈老师介绍了当地陶瓷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通过开展陶艺体验活动,既传承了传统技艺,又带动了文旅消费。工坊开发的系列文创产品,成为展示六汪镇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
图 5 团队成员观看师傅制作陶艺
图 6 陈老师讲解陶瓷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
此次调研中,实践队发现六汪镇通过“茶旅+美食+非遗”多元融合,实现了资源活化与产业升级。共享茶舍的电商思维、塔桥村的体验经济、祝兹工坊的文化传承,均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下一步,团队将结合专业视角,探索数字化营销、品牌联动等策略,助力六汪镇旅游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智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纹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