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1日讯(通讯员 黄涛) 2025年7月23日至25日,四川轻化工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宜心向阳” 团队队奔赴宜宾市屏山县龙华镇,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校地协同振兴、特色产业发展三大核心领域开展实践活动,以专业优势赋能乡村成长,用青春行动书写校地协作的温暖篇章。
心理护航:专业团辅点亮青春成长路
为助力乡村青少年以积极心态拥抱青春期,团队在中埂村开展 “心理健康青春行,童心向阳共成长” 心理团辅活动。团队成员万议鸿以 “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 为切入点,结合 PPT 讲解 “突增、成熟、差异” 三大核心特征,解析身高体重增长、第二性征显现等生理变化,同步剖析自我意识觉醒的 “独立渴望”、情绪波动的 “矛盾感” 等心理困惑,通过 “外貌焦虑”“友谊与孤独” 等生活化案例让抽象知识具象化。
▲图为团队成员万议鸿开展心理课堂照片
互动环节中,“我在青春期遇到的‘第一次’” 话题引发热烈分享,孩子们倾诉 “首次长痘的烦恼”“和父母吵架后的愧疚” 等成长故事,在倾听中学会接纳不完美。潜能激发活动更将氛围推向高潮:“优点轰炸” 用真诚赞美点亮自信,“我的‘百宝箱’” 以画笔梳理自我认知,“气球挑战赛” 在协作中构建创意结构,“能量卡” 书写埋下 “学吉他”“帮老人打扫” 等成长种子。整场活动以 “积极参与、真诚分享” 为公约,实现从认知到行动的成长闭环,让青少年在温暖互动中收获心灵力量。
▲图为团队与龙华镇中埂村孩子们的合照
校地共商:政企校协同擘画振兴蓝图
团队与龙华镇党委委员刘练英、经济发展办副主任卢思桐及学校驻村干部等开展乡村振兴专题交流会,共探发展之计。会上,驻村干部冯建介绍学校帮扶初心,提及此前在龙华中学开展心理团辅的经验,明确团队将重点为村上及爱心课堂学生提供专业心理支持。
▲图为团队与龙华镇党委委员刘练英、经济发展办副主任卢思桐座谈照片
刘练英详细梳理当地发展脉络:茶叶、食用笋、竹子是支柱产业,但面临品牌影响力不足、销路拓展受限、劳动力短缺及加工能力薄弱等挑战。镇里正探索抖音电商带货、引入无人机运竹等技术提升效率,并拓展优质茶叶、中药材种植丰富产业结构。同时,她提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阶段,全镇聚焦 “三保障”、安全饮水及防返贫监测筑牢民生底线。针对留守儿童多、部分家庭依赖低保、婚恋矛盾偶发等现状,双方达成共识:依托学校专业优势,通过心理评估、爱心课堂等形式精准对接需求,在心理辅导、文艺惠民等领域深化校地协作。
产业探访:聚焦养殖能手,挖掘实干经验
团队深入中埂村,走访脱贫户创业典型 —— 娃娃鱼养殖能手龚明轩的养殖场,探寻特色养殖产业发展密码。龚明轩的创业之路离不开政策支持与资源禀赋:国家脱贫政策持续护航,龙华镇富硒土壤与水源孕育的冷水鱼等农产品因高营养价值成市场 “香饽饽”。
▲图为团队采访娃娃鱼养殖能手龚明轩
为掌握核心技术,她曾远赴山西、湖北取经,摸索鱼类生长特性,严控养殖周期保障品质;销售环节更上演 “时间战”,每日凌晨 3 点处理鲜鱼,发往宜宾、成都、重庆等地,高端鱼直供大酒店。“能吃苦、肯吃亏” 是龚明轩的实干信条,她向团队分享感悟:“判断能力、不计得失心态是创业必备,年轻人有文化回乡村大有可为。” 团队被其奋斗故事打动,表示将总结成功经验,为同类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图为团队与龚明轩合照
茶厂调研:解析茶叶困境,探寻破局路径
团队同步前往当地茶厂,实地考察茶叶这一支柱产业的发展现状。在茶厂,负责人详细介绍了茶叶的种植、采摘、加工全流程。团队成员看到,茶厂依托当地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种植了大片优质茶树,但也面临着与镇里支柱产业共性的难题:品牌影响力不足,缺乏辨识度;加工技术较传统,精细化程度有待提升;销售渠道较单一,主要依赖线下批发,电商拓展进度缓慢。
▲图为团队实地调研当地茶厂
负责人表示,目前正通过改进加工工艺、提升茶叶品质增强竞争力,同时渴望借助高校智力支持,在品牌定位、包装设计及电商运营等方面获得指导。团队成员认真记录问题与需求,计划结合专业优势形成调研报告,为茶厂及当地茶叶产业破局提供针对性建议。
▲图为团队参观茶文化研学基地
此次龙华镇暑期实践活动,是团队践行“用专业服务社会,以行动助力振兴” 理念的生动实践。从为乡村青少年撑起心理健康 “保护伞”,到与政企各方共绘乡村振兴蓝图,再到深入特色产业一线探寻发展路径,团队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和饱满的青春热情,在乡村沃土上留下了奋斗的足迹,搭建起高校与乡村之间的 “连心桥”。
活动的开展,不仅为龙华镇青少年带来了专业的心理关怀,缓解了成长困惑,也让团队对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为校地协同开展精准帮扶奠定了坚实基础。针对产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团队收集的一手资料和初步建议,也为后续智力支持提供了方向。
未来,团队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一方面,整理心理团辅经验,形成标准化活动方案,计划通过 “线上 + 线下” 结合的方式,为龙华镇青少年提供长期心理跟踪服务,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另一方面,针对产业发展需求,组织专业力量深入研究,在品牌建设、技术升级、电商运营等方面形成具体帮扶方案,助力当地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同时,团队将积极推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让高校的专业资源持续赋能龙华镇发展,用青春力量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图为团队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