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饶平红色沃土 青春对话峥嵘历史———韩山师范学院楫动行远突击队开展红色研学之旅

发布时间:2025-07-25 19:5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林雄   阅读 6.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 林雄)为深入学习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近日,韩山师范学院楫动行远突击队在三下乡期间,奔赴饶平县,先后参观了海山镇的李沛群纪念馆、海山义勇军抗日指挥部旧址,汫洲镇麦贤得事迹陈列馆,饶平县博物馆,黄冈丁未革命纪念亭、黄冈丁未革命烈士纪念碑,余既成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展开了一场深刻的红色研学之旅。​

抵达海山镇,队员们首先走进李沛群纪念馆。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饱含故事的实物展品,系统展现了李沛群同志为革命事业奋斗的一生。从早年参与革命活动,到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斗争,李沛群始终坚守初心,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不时在展品前驻足沉思。当了解到李沛群在革命低潮时期依然坚定信念,积极开展地下工作时,队员们被他那份执着与忠诚深深打动。“李沛群同志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革命信仰,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一名队员如是感慨。​

图为李沛群纪念馆馆内实景。队员供图

图为队员叶志成了解、学习李沛群同志生平。队员供图

离开李沛群纪念馆,队伍来到海山义勇军抗日指挥部旧址。这里曾是抗日义勇军们运筹帷幄、抗击日寇的地方,旧址内的陈设还原了当年的场景。墙上的照片记录着义勇军们奋勇杀敌的壮烈画面,锈迹斑斑的武器诉说着那段浴血奋战的岁月。队员们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了海山义勇军为了保卫家园,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大家纷纷表示,如今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

图为队员与海山义勇军抗日指挥部旧址负责人合影。黄道坡供图

随后,队伍前往汫洲镇麦贤得事迹陈列馆。麦贤得是 “战斗英雄”,在 “八六” 海战中,他身负重伤却依然坚守岗位,为战斗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陈列馆内,详细展示了麦贤得的英雄事迹,从他参军入伍到英勇作战,每一个场景都令人动容。队员们看着麦贤得在战斗中受伤的照片,以及他康复后依然坚持为国家作贡献的事迹介绍,内心深受震撼。“麦贤得同志在生死关头毫不退缩,用行动诠释了军人的担当和使命,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一名队员说道。​

图为队员参观麦贤得事迹陈列馆。队员供图

在饶平县博物馆,队员们通过丰富的文物、图片和多媒体展示,全面了解了饶平的历史变迁和革命历程。从古代的文明发展到近代的革命斗争,饶平这片土地上孕育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不屈的革命精神。队员们在馆内仔细参观,不时交流讨论,对饶平的红色历史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

最后,队伍来到黄冈镇,先后参观了黄冈丁未革命纪念亭、黄冈丁未革命烈士纪念碑和余既成烈士纪念馆。黄冈丁未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反清革命运动,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推翻封建统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纪念亭前,队员们缅怀先烈,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深切哀悼和崇高敬意。在余既成烈士纪念馆,队员们了解到余既成等烈士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事迹,被他们的大无畏精神所感染。​

图为队员前往参观黄冈丁未革命纪念亭。队员供图

此次饶平红色教育基地之行,让队员们走出课堂,在红色沃土中汲取了精神养分。从李沛群纪念馆到余既成烈士纪念馆,从抗日旧址到革命纪念亭,每一处都留下了队员们与历史对话的足迹。队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赤诚初心和爱国情怀,曾经课本上抽象的历史变得具象可感。那些年轻的生命用热血浇灌理想,那些平凡的身影以肩膀扛起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努力学习,奋勇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雄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20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