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教育振兴乡村”号召,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7月7日至7月12日,安徽外国语学院萤火支教团“谯城药韵支教队”携手安徽医科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小组走进亳州市谯城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跨校协作,以支教行动为主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拓宽学生视野,最终实现教育帮扶、健康惠民与文化传播的多元价值融合,为基层发展与文化自信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开展多元课程,拓宽知识视野
实践期间,实践队率先前往谯城区赵桥中学开展为期五天的支教活动。队员们把庄子文化、亳州美食、中草药知识搬进课堂,带领孩子探索胚胎发育、气象奥秘,教授急救技能、护眼常识,让文化传承与健康守护同步升温。他们怀揣教育初心将语言之美、音乐之韵、文化之魂融入乡村课堂,用青春智慧点燃乡村孩子的梦想之光。
图为实践队员讲解五禽戏
志愿义诊同行,传递医者温情
7月11日,实践队走进赵桥社区,开展血压测量及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实践队员运用专业医学知识,为社区居民免费测量血压,并耐心解答居民们提出的各种健康问题。针对高血压、高血脂等常见慢性病,队员们详细讲解了疾病的预防、控制方法以及日常饮食、作息的注意事项。
此次社区实践活动,不仅让医学知识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更让实践队员们在服务中深化了对志愿价值的理解。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社区,每一次耐心解答、每一次细致讲解,都是“多元课堂”的生动注脚。
图为实践队为居民量血压
探秘酒窖秘境,感知酿造智慧
7月12日,实践队前往古井镇参观无极酒窖。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古井贡酒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酿造工艺。从古老的“九酝酒法”到现代的科技酿造,从传统的手工制曲到智能化的生产车间,队员们目睹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感受到了中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无极酒窖内,队员们看到了一排排整齐的酒坛,闻到了浓郁的酒香。这里不仅是美酒的储存地,更是古井酒文化的传承载体。唐代、明代、清代等不同时期的窖池所酿造的原酒,见证了古井贡酒的岁月沉淀。通过这次参观,队员们对地方特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思考。
图为实践队员触摸古井泉水
共探发展路径,分享实践成果
实践队在参观无极酒窖后,前往古井镇政府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交流会。会上,镇政府人员详细介绍了古井镇如何以白酒产业为核心,带动文旅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践队员纷纷表示对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古井镇发展注入了青春智慧。
图为实践队与镇政府人员交谈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此次谯城之行,是一次文化传承的支教之旅,更是一场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未来,支教团队将持续关注乡村教育发展,带着此行的收获与思考,继续深入基层,用所学所长为乡村教育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之花在乡土的沃土上绚丽绽放。
撰文:燕奕文
图片:乔俊贤 刘雪琪
审核:王梓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燕奕文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