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赴陕西安康“科技惠民·防灾减灾”暑期社会实践队纪实(一)

发布时间:2025-07-28 00:2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凯洋   阅读 1.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张凯洋、梁怡晨、郭一桦、马健翔、张静雅) 为贯彻落实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要求,充分发挥长安大学地学青年专业优势,推动高校科技资源与乡村安全建设深度融合,助力乡村防灾减灾事业建设,7月22日上午,长安大学赴陕西安康“科技惠民·防灾减灾”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安康市五里镇,与五里镇相关领导围绕乡村防灾减灾、乡村振兴等议题开展专题座谈会。五里镇党委副书记王进、五里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陆鹏、镇团委书记梁锦妍、五里镇安全办主任刘西宁、张营村支部书记张山、张营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副书记周洋、实践队指导老师刘永旭和实践队全体队员。本参加次座谈会由周洋主持。

图为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上,王进致欢迎词,他代表镇党委和镇政府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他介绍了五里镇地理环境与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当地以乡村振兴为核心,聚力打造“三产融合,四业并举”的产业定位,并介绍了“高校+政府+基地”模式。最后,王进对实践队提出了殷切期待,希望实践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特色产业空间布局、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村镇发展规划、防灾减灾等领域贡献智慧,为五里镇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图为五里镇党委副书记王进致辞

刘永旭向到场的各位领导致以诚挚感谢,他介绍了本次实践活动的核心目的与具体内容。对全体实践队员提出三点期望:一要促进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二要将技术本领扎实应用到基层土壤,三要通过校地协同创新持续赋能乡村安全体系建设,共同探索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图为实践队指导老师刘永旭致辞

陆鹏详细介绍了五里镇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情况。他表示,近年来全镇坚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主要在工作机制、隐患排查、宣传教育方面开展工作。目前五里镇已经在42个地质灾害点部署灾害智能监测设备,预警响应时间较以往缩短60%。同时,通过智能化监测与“叫应、两把锁”机制的有效结合,今年已安全转移群众168人次,实现因灾伤亡“零发生”。此外,该镇建成标准化应急物资储备库,年均开展20余场宣传培训和实战演练,切实提升了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他表示,五里镇将在基础保障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协同机制健全、宣传教育深化、隐患排查整治加强、科技与防灾减灾工作深度融合探索方面开展下一步工作,赋能乡村振兴,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图为五里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陆鹏致辞讲话

实践队员结合专业知识,围绕灾害隐患排查、监测设备维护、防灾知识科普、实习实践机制等内容和村镇领导进行交流互动,为该地防灾减灾建言献策。

图为实践队员就防灾减灾主题向与会领导交流

本次座谈会为校地协同推动乡村安全建设搭建了有效平台。未来,双方将在防灾减灾领域寻求更多合作机会,进一步拓展在乡村治理等领域的协同,共同筑牢乡村安全防线,助力乡村在安全与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图为实践队于张营村村委会合影留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凯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